NOPQ學習歷程攻略|多元綜整|學習歷程自述|一篇搞定!

學習歷程2024-06-05862

撰寫審查資料的時候,會意識到一個問題。

高一到高三累積的學習歷程,僅僅是審查資料的其中一環。

還必須另外透過自己通過的校系,獨立的寫出所謂的 N、O、P、Q 項目。

要如何怎麼寫出好的 N、O、P、Q, 來看看這篇文章要怎麼幫助你吧!

「學習歷程」是申請大學時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甄戰以專業師資團隊著稱,將學生學習經歷彙整成優秀的「學習歷程檔案」。

了解詳情

甄戰根據申請科系,量身訂製書審面試輔導。幫助每位同學,逆轉上榜國立名校!

了解詳情

NOPQ是甚麼?

首先 N 項叫做多元表現綜整心得,是一個單獨的 PDF 檔,必須獨立上傳

而 O、P、Q 三項統一分類在學習歷程自述,它也必須要成為一個獨立的 PDF 檔,然後自行上傳。

不管學習歷程檔案是多的還是少的,都必須另外撰寫 N、O、P、Q 這些項目。

而以上這些內容,被稱為審查資料的補寫內容

  •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O:學習歷程反思
  • P:就讀動機
  • 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NOPQ審查內容

針對 N、O、P、Q 項,每一項都會分享三個主要的重點。

讓各位在撰寫的時候能夠快速的掌握到自己要寫的內容。

N、O、P、Q 項在審查資料裡頭其實佔比非常的重。

因為絕大部分的大學校系其實都會看這些項目。

近五年考試分發入學機會

這邊幫大家盤點,實際有多少大學會看這些項目。

113 申請入學總共有 2208 個校系,N項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就有 2180 個校系要參採,也就是說占了 98.73 %。

O項的高中學習歷程反思,有 1627 所校系會採計,總共占了 73.69 %。

P項的就讀動機,有 2053 個校系會採集,總共佔了92.98%。

Q項的未來學計畫與生涯規劃,有 1793 個校系會採集,總共佔了 81.2 %。

採計組合

O、P、Q 三項合稱學習歷程自述,每個學校會設定要看哪個項目。

有的學校會看 O、P、Q 三項。

有的學校看 O、Q 。

有的學校看 O、P 這種組合。

大學採計 NOPQ 組合統計一覽表
組合 校系數
O+P+Q
1364
P+Q
353
O+Q
18
O+P
180
O 學習歷程反思 P 就讀動機 Q 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這些數字其實代表著學校在審查資料裡頭對於學習歷程的重視程度。

也就是說其實大部分的學校要認識你其實都是通過學習歷程自述。

所以才會有許多的科系會採計這些項目。

N項: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可以說是我們勾選 10 個多元表現後。

大學教授也許沒有辦法細看每一項多元表現。

於是希望你寫一個 800 字加上3張圖的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可以利用 800 字快速的瀏覽你上傳勾選的每一個多元表現項目。

以下也提供三個關鍵字給大家,先點名、增加脈絡、成長心得。

先點名

所謂的先點名,就是把你每個勾選的多元表現項目,請你在這 800 字裡面一定要點到它。

讓大學教授知道你每一個項目到底想要表述甚麼樣的內容。

如果你勾選的項目很多,超過了5個。

那你要用歸納的方式把這幾個項目歸納出一個特質。

如果勾選的項目沒有很多,不妨用盤點的方式,把每一個你上傳勾選的內容都進行說明。

增加脈絡

我們的每一個單項的多元表現其實看不出它之間的關係。

所以請在這 800 字的綜整心得裡,把每一個勾選的多元表現建立出一個互相的關聯。

或者重新將它做一些分類,讓大學教授看到多元表現中單項與單項之間它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

成長心得

既然叫做綜整心得,我們當然要讓大學教授看到我們勾選的每一個項目。

我們到底成長在哪裡,然後學到了什麼、心得是什麼,這個才是撰寫的核心。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因為文字上的字數限制,所以不用寫很多。

利用一些排版,利用一些表格的方式

讓大學教授更容易的解讀你現在要展現甚麼樣的多元表現。

O項: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同學在撰寫的時候到底該怎麼做呢?

針對這個 O 項這邊給大家三個重要的關鍵字。

這三個關鍵字就是:故事、成長與改變、科系導向。

故事

所謂的故事,是希望同學在寫學習歷程反思的時候。

不要只針對個人特質,而是希望同學能聚焦在過往發生的事實層面

透過過往發生的事實能展現出你的特質,這個就叫做故事。

成長與改變

除此以外,也希望同學,能夠在這些故事中展現出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跟審查教授清楚的說明這些事件的前後,你到底有什麼樣的不同。

科系導向

關於你的成長改變,跟你這些精挑細選的故事。

應該跟你要就讀的科系、申請的科系有關。

希望這些故事或者改變都跟你的科系可以進行關聯。

以上就是同學在寫高中學習歷程反思的三個要點。

P 項:就讀動機

再解釋就讀動機時,一樣給大家三個關鍵字。

分別是:大於一個的驅動力、取捨的問題、選校的動機。

大於一個的驅動力

選擇一個科系,理論上不會只有一個單一的理由。

希望同學能夠舉出至少超過一個以上的驅動力

讓審查老師知道除了因為 A 理由,也會因為 B 理由,所以才會非常想要就讀某一個科系。

取捨問題

如果能就讀動機能夠告訴教授,在 A 科系 跟 B 科系 中間,是怎麼做選擇的,以至於最後選擇了 A 科系。

利用這種相互比較的方式,大學教授會更容易理解同學為什麼做這些科系的選擇。

例如:很多同學現在想要念電機系,也想要念資工系。

他在電機資工中,最後怎麼選擇了電機。

或者商科的同學,想要念會計系,又想要念財經系。

同學如何在會計跟財經中間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個叫做取捨問題。

選校的動機

這邊建議大家要增加選校的動機。

因為當你的要選的科系非常明確的時候,大學教授在做選擇時反而會很在意你。

既然都想要念電機,從 A 校電機到 C 校電機。

通通都選電機系,那為什麼會選擇我們學校呢?

到底對我們學校有多少的認識,然後你到底對學校有多少的認同。

這個就叫做選校動機,也最好加到你的就讀動機裡頭喔。

Q 項: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關於 Q 項這邊也是三個關鍵字:第一個是 2W1H ,第二個叫做專業分流,第三個叫做職業志向。

2W1H

所謂的 2W1H 就是 What、Why、How ,也就是說你想要學習的內容。

你到底要學什麼,還有你為什麼要學這個,以及你該如何學習這個。

把這幾個項目寫清楚,基本上主要的內容就算完整了。

專業分流

當我們唸任何科系到了大三大四的時候,它的領域會慢慢的分化,然後就開始有不同的專業領域。

各位同學,今天真的要申請大學,你不能說我都不懂,我不知道大學這個科系到底在學什麼。

你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自己去閱讀文件、閱讀資料,讓你更深入的去了解這個科系未來的專業分流。

如果可以,在你的未來的學習計畫裡,大聲的告訴教授你想要往哪個方向走。

職業志向

我們生涯規劃,如果能夠加上自己對於這個科系未來職業的期許,然後在最後告訴教授你未來想成為怎麼樣的專業人士。

那大學教授呢,對於你就讀這個科系也會更放心喔。

甄戰學習歷程輔導

申請入學
課程類型 課程內容 上課模式
課程類型
學習定向
課程內容
進行目標科系的探索與科系職涯規劃。
上課模式
一對一輔導
課程類型
自主學習計畫
課程內容
結合目標科系與學生興趣,規劃專屬個人自主學習計劃,並輔導完成計劃與成果報告。
上課模式
一對一輔導
課程類型
讀書心得
課程內容
依目標科系挑選該領域書籍,撰寫讀書心得報告,可投稿中學生網站讀書心得競賽。
上課模式
一對一輔導
課程類型
學習歷程精修與上傳輔導課
課程內容
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前,由顧問師協助檢視與修改上傳檔案之內容、排版。
上課模式
一對一輔導
高中升學資訊站|粉絲專頁 高中升學資訊站|官方帳號
高中升學資訊站|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80%;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高中升學資訊站|官方帳號
height: auto; max-width: 80%;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