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我是惟理老師,畢業於政治大學。
擁有哲學、法律及會計三個學士學位,以及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碩士。
我的跨學科背景,讓我更善於教授融合社會、政治、法律和經濟的公民與社會科。
在公民科目中,條文多、名詞雜、觀念抽象,常常讀了就忘、寫了還是錯?
別擔心,我們知道你不是不努力,而是少了一套真正能幫你掌握重點的複習方法!
傳統上,大家學公民會比較偏向學習四個不同的學科,但是在新課綱之下,將學習內容轉變為四大主題。
這些都是我們生活在現代民主社會需面面對的重要議題,希望同學們能夠培養思辨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甚至有很多題目,不只是從一個學科的角度切入,同一個題組,你可能要先從經濟效益的觀點分析。
然後再用社會公平的立場去評價,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需要靈活運用自己學到的相關知識分析情境,而不只是單純「記得」。
當你仔細看現在的考題,你會發現現在的專有名詞變得很少,更多是關於情境或概念的描述。
其實我們應該這樣想,為什麼我們要創造一個概念?
因為大家發現,當我們面對某類型問題的時候,有一些知識內容經常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應對,所以我們把這些知識打包起來,變成一個專有名詞或概念。
就像每詞每刻都有小孩在出生一樣,每天都有人在創造新概念,那麼哪些概念會被留下來,變成我們課本的內容呢?
當然就是那些被重複使用,並且被驗證有效的概念。
大家有時候擔心考題裡面會有一些新的時事,會不會需要額外花時間去了解?我書都讀不完了,哪有那些時間?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為什麼我們升學,要採用這種讓所有學生一起考試的方式?
我們可以想像,為了公平,對吧?那如果考試考一些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時事,那會不會不公平?當然會啊!
那大考想出時事題怎麼辦?他們就必須要把所有事件的前因後果,還有解題必要的線索都寫出來。
讓你無論是否了解這個時事,都不影響解題。打個比方,就像你看復仇者聯盟電影有沒有發現Stan Lee出鏡一樣,只是一個彩蛋,不影響觀賞電影。
公民科是一個「內容涵蓋很多,解題不能想太多」的學科。
內容涵蓋很多,是因為我們要掌握不同專業的知識。
不能想得太多,是我們要抓到情境中的關鍵部分,以對的思考工具去答題。
在考試中,這是答題的技巧,在真實世界,這也是讓同學們了解,甚至參與解決社會議題必要的技能。
哪怕你只是想要在網路上當個酸民,也需要先了解清楚,到底要被酸的對象發生什麼事,找到最適當的切入角度,然後用恰如其分的語言,才能當一位高級酸民。
從老師還在學的時候開始,新聞上最容易長時間受到關注的議題,不外乎選舉跟重大犯罪。
建議同學們可以從政府職權、政治參與章節,或者刑法、民法章節開始。將這些章節結合你最近接觸到的時事。
你會發現,當你帶有這些基本的政治與法律的基本知識,你會更理解這些法律條文和政治事件。
就算是比較複雜的事件,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同學們也可以更容易找到更充足的資料。
這套國中公民會考制霸,嚴格依循著108課綱的精神。你會發現大部分章節的標題都是問句。
這些問句就是課綱條目,課綱之所以用提問方式呈現,是為了開放更多教學彈性和學生思考空間。
而這本書就是為了讓大家可以善用公民知識,回答課綱希望同學們了解的內容。
比起去背法條或規範,更重要的是掌握這些規則背後的精神與目的。
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有充分的練習,本書深挖過去20年的會考、基測試題,力求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對應的歷屆試題。
比起盲目刷題,透過歷屆試題掌握基本概念,能夠讓同學們更有效率。
早在尹錫悅跟朴槿惠之前,中華民國就有國家領導人被彈劾下臺了。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2024年底晚間突然宣布國家戒嚴,卻又在6個小時內被國會解嚴。
堪稱史上最短的戒嚴。這也讓他被韓國國會彈劾,並且在2025年被韓國憲法法庭宣布免職,也是韓國史上第二位被彈劾罷免的總統。
但你知道嗎?臺灣在更早的時候就有總統級的政治人物被彈劾罷免了。
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之後,當時的總統蔣介石宣布引退,由當時的副總統李宗仁擔任代理總統。
但是在這個危機關頭,李宗仁卻在隔年就因為健康問題飛去美國治療,然後就沒有再回來了!
於是在1952年,當時的監察院對李宗仁提出彈劾,兩年後當時的國民大會通過,罷免掉李宗仁的副總統職務。
甚至比因為水門案被彈劾請辭的美國總統尼克森還要早了20年噢。
完美復刻「素養」長題幹、 多圖表生活化、跨領域試題 以此為核心設計課程。
用實戰試題演練 系統化整合各科知識點 輕鬆將國中三年學習內容融會貫通。
每位學員都有個人班導師 協助學習計畫安排與上課進度追蹤 打破傳統雲端課程獨自學習的迷茫!
TKB線上解題服務任你問 額外國中家教串聯學習資源 讓你一站備齊備戰會考所需的支援。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