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處於數位時代的浪潮中,無論是口罩領取的便捷系統、無接觸的外送服務,還是網路購物與訂房系統。
每一項創新背後都閃耀著資訊工程的光芒。疫情突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凸顯了資訊技術的重要性。
資訊工程學系畢業生憑藉其扎實的專業知識,正站在這個轉型時代的前沿,引領未來的發展。
資工技術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正在重塑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
從系統式點餐、網路購物,到教學模式的革新,資工時代的創新無處不在,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天。
加入資訊工程研究所,不僅是順應潮流,更是投身於未來,成為改變世界的一份子。
資工所未來發展
每個資工人出社會大多會往 IT 產業發展,可以看出大學畢業與研究所畢業起薪竟差了7000元!
學歷 | 起薪 |
---|---|
大學生
|
38K
|
研究所
|
45K
|
- 薪水較高
- 升遷較快速
- 薪資調漲快
- 較受大企業喜愛
除了 IT 產業以下熱門的資訊工程職位也替大家整理起薪的區別
職務 | 起薪 |
---|---|
網頁前端工程師 |
$40000 |
BIOS設計工程師 |
$42000 |
MIS工程師 |
$45000 |
其他軟體工程師 |
$40000 |
相關研究所推甄文章
學員心得整理
在大學入學時就確定會唸研究所,還沒決定要走推甄或考試。因此在大三下報名大碩推甄班後才發現,雖然課業維持得還不錯,只是因為太晚決定推甄,所以錯過了很多該注意的地方。若確定未來要考取研究所的話,建議以推甄的方式較輕鬆,可以參加一些學術研討會、講座、交流參訪等,以及 英文的高低,例如多益成績,都可以讓自己的備審加分。
感謝老師總是替我找出備審中不夠完善的點,並教導如何將自己的長處有效地融入,幫助進入理想的校系。另外,我還想感謝老師分析類似校系的專攻方向,使我能夠更加了解各個學校系之間的不同,選擇適合我的學校。另文隆老師在程式設計方面也十分厲害,考完學測後,一邊教導我程式語言,一邊準備二階筆試,考上清大資工文龍老師功不可沒。 考完試後老師邊教我程式邊準備二階,讓我考上清大資工
備審資料主要是多放一些自己比較特殊的經歷,也不用寫得很大篇幅,要能夠一眼就看見重點比較好。 口試的時候老師通常會拿備審資料問問題,沒有把握的東西都不要寫在備審資料裡面。有做專題的話可以把重點放在上面。 並且要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研究甚麼方向 並去準備相關領域的一些基本知識還有該校相關領域的老師的研究都要先了解過。
非常感謝劉逸老師化繁為簡、讓我能夠快速補強以前大二所學並重新建立觀念。跟著老師影片的進度,我漸漸把以前破碎的知識點拼湊起來,並逐步建立學習的脈絡,讓我越學越有信心!這對同時準備推甄、準備筆試的我來說幫助真的很大。 而完整的複習最終也讓我在面試時得以流利回答教授專業背景知識的問題,如願進入目標系所。
口試問題
針對備審內提到的課程問問題我被問到作業系統 (白板題)寫出一個程式,能判斷輸入的數字是否為質數,不限程式語言。
筆試:
- 名詞翻譯(中翻英&英翻中)
- 數學題目(在中山資工系網有歷年考古題)
主要分六關
- 專題做甚麼?
- 是否知道系上教授的領域,若進來學校想做什麼領域?(我回答研究傅立葉轉換)
- 三題機率問題
- 有三個門只有一個是有禮物的,首先先選擇一個,這時打開一個裡面沒禮物的門,再給一次機會選擇換或不換,原因為何?
- 機率為 0 的事件會不會發生?
- 地上有無數條平行線,你有一根針,你該如何測量出圓周率?進去教室後抽考題(可以有一次換的機會),我抽到白雜訊、dbm計算
- 線性代數與通訊有甚麼關聯?
- 最近有寫甚麼程式?
- 講一個數位調變的例子
自我介紹、Linkeslist跟array的差別、 給一篇文章,英翻中、介紹專題、Tree的概念
甄戰研究所推甄輔導
研究所推甄可分成 2 個環節:
- 書面資料審查
- 口面試
多數校系的口面試成績都佔了 40 ~ 60%,因此面試也是不可輕忽的環節。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項目
課程名稱
|
說明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項目
授課方式
|
說明
一對一個別指導
|
項目
課程內容
|
說明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項目
課程次數
|
說明
依學生需求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