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於坊間文章或教授口試、面試的教材,大多收錄非常優秀的範本或經驗。
但現實的狀況,是大部份的應屆或非應屆的學生,無法擁有如此完美的資歷。
導致當讀者在參考類似的文章時,仍難免覺得無法貼近自己。
另外,並非所有同學之需求都在一流的國立大學。
有些同學目標,可能是離家近的私立前段大學。
又或是特殊系所(行銷、人資、設計)等,較有獨特性發展的學校。
因此,本口面試的系列文章,請考上的學長姐協助。
結合他們自身不同的背景,希望讓同學了解到。
當你擁有不同的優、劣勢,以及不同的目標系所時。
在口面試上,你該怎麼準備最經典的必問題目。
以下,先對三位學長姐的背景,做基本的描述。
讀者也可自行判斷,當你面臨口試時,你自己的情境較偏向哪一種?
以此做為選擇之依據。
畢業學校 | 同學名稱 | 目標校系 | 個人經歷 |
---|---|---|---|
畢業學校
國立科大
|
同學名稱
A 同學 | 女同學
|
目標校系
頂尖大學
(台、清、交等) |
個人經歷
|
畢業學校
私立前段大學
|
同學名稱
B 同學 | 男同學(役畢)
|
目標校系
中字輩
(中央、中山等) |
個人經歷
|
畢業學校
私立後段大學
|
同學名稱
C 同學 | 女同學
|
目標校系
私立前段
(元智、中原等) |
個人經歷
|
請問您目前的身分是? | |
---|---|
大學準畢業生 | 畢業在職人士 |
書審教學,完整輔導 |
短期衝刺,重點加強 |
這是一個必須結合「報考動機」與「生涯規劃」的題目。
大多同學唸 MBA ,都對行銷很有興趣。
但是建議同學,在回答此問題時,能講二個方向。
因為您的老師口試,包括了各個領域。
如果只講一個領域,可能會讓其他老師覺得:「都還沒修過我的課,就對我的領域沒興趣」。
但是同學也不能講說:「都很有興趣」。
這樣老師會覺得,您缺乏規劃的能力,或者是覺得,您還沒準備好要唸研究所。
在大學修了五管的課程後,發現我對行銷與財務管理都很有興趣。
同時我也研究過,我們所上的課表,在這二方面都有相當豐富的課程。
因此,我規劃在進入該所後,針對這二方面更加強與深入了解。
最後,再決定要以哪個方向,做為論文的研究方向。
同時我認為,如果在這二方面多加強自己的實力,也能對未來的工作多有幫助。
如果我未來選擇,從事行銷的相關工作,財管對我也很重要。
再說未來我還希望,自己能往管理階層發展。
因此,具備財管的相關知識,更是不可或缺的。
我也相信我在貴所,能受到相當良好的訓練與教育,成為一位優秀的 MBA。
報告教授!
學生將針對未來創業的需要,或針對有關創業管理及行銷方面做學習。
我們所上創業投資及管理、管理決策會計研討、消費者行為分析、服務業行銷專題研討等。
都會是學生必修的科目,同時學生每項研討專題,將以王品台塑為例。
期許未來畢業時 能夠順利進入王品台塑。
先花幾年學習大企業的作法,並於 35 歲創業。
謝謝委員!。
考生因認為理財規劃,在人生中占有重要角色。
有意探討,以個人角度為出發點,分析「行為財務」等面向的相關研究。
因此,希望透過兩年的研究所歷練,能加強這部分的專業知識。
此外我們所上的趙 X 芬老師、李 X 婷老師、李 X 芬老師等教授。
皆對財務管理方面,有深厚的能力可給予指導。
故希望有機會的話,都能與三位老師溝通。
以挖掘出符合學生所需,且是教授能給予指導的地方。
這個題目是想了解,考生平時在課堂之外,對於其他書籍的涉獵程度與領域,
以此來評量,其個人學識的涵養,與是否具有自學的能力。
在兩本書的選擇中,一本較為嚴肅及專業,另一本則較為輕鬆、生活化。
能達到調和現場答題的緊張氣氛,也能讓口試委員,感受你性格喜好中的多元。
而在答題的內容中,皆點出並說明其精要的重點。
舉個小例子,即可讓人感受到其中的不同。
以及為何要推薦的原因。
我想推薦給朋友的書中,在企管財經方面,推薦的是由 Jim Collins 所著「Good to Great」 (中譯:A 到 A+)。
書中藉由其研究團隊,對一些表現出卓越績效的美國公司,分析出一些特點。
有許多和平時一般傳統想法,大相逕庭的部份,是令我感到意外且能思考的特質和原則。
例如:第四級領導人,會先決定要做什麼,擬定願景和發展方向。
然後再召募能幹的助手,來實現願景。
而第五級領導人,則是先組成卓越的經營團隊,然後再決定要做什麼,找出邁向卓越的最佳途徑。
這個思考的模式即相當新穎。
不只用在企業,在個人的生涯規劃上亦有幫助,這就是我推薦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本其他領域的書,我推薦的是張曼娟的「呼喊快樂」。
書中談的是,以一位細膩女性的思維角度。
來看待三十歲男人,所能擁有的快樂,或者痛苦的生活經歷及體驗。
從主角們貼近生活的故事中,心事裡感受當下生活中的各種滋味。
這本書讓我會有許多感同身受,與經驗學習的想法。
在莞爾一笑的體會中,了解書中提到的:
「與其哀號痛苦,不如呼喊快樂, 讓我們用呼喊快樂將痛苦放逐。」
這就是我推薦給朋友,在生活上減壓、在經驗中學習的另一本好書。
報告教授!
學生最近研究所的筆試結束,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利用。
就把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再拿出來看。
學生從高中時候開始看三國,三國這部書裡步步都是策略,步步都是管理
第一篇《宴桃園豪傑三結義》,以及劉備《三顧茅廬》談的是團隊以及找對的人上車。
《隆中對》談的是策略聯盟,以及西蜀的定位。
《七擒孟獲》,談的是領導,要讓人心悅誠服 。
《空城計》談的是危機處理。
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會。
現在年紀漸長,也學了一點管理理論,就更有感覺。
未來也許再看更多次,又會有不同的體悟,謝謝教授!
我想推薦的第一本書為:《僕人一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內容描述原著者,花了一個星期,去修道院參加領導過程期間的心境。
原著者是一大製造廠的總經理,因與太太、子女、員工的相處出現問題。
故放下公務跑到修道院,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聽課學習。
剛開始,內心不免有一番掙扎,等課結束後,人生反而豁然開朗。
我閱讀此書的原因,是因好奇僕人與領導者、修道院中,人事物間的關係而閱讀。
也藉此更了解,聆聽是領導人最重要的特質。
有句話特別值得記憶:
「生命的深刻與否,取決於我們對待他人的態度」。
另一本書《這年頭超人很難當》。
說的是未來 2040 年之後的故事。
需要點想像力跟天馬行空,就像電影情節一樣那麼不可思議。
或許哪天超人取代了警察,進而被神話、或許你的身邊人進化成超人。
又或許,科技讓人類覺得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作者以王小明,這麼一個菜市場名,又懦弱無比的小男孩為主軸。
當你覺得這個男生,俗辣無比的時候。
偏偏他就是有比其他人,更堅持到底的毅力。
即便很不起眼,但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跟價值。
讓每個故事多了精彩與感動
本題是學校資訊題中,通常被問及的第一題,也是最常會被詢問的題目。
除了解考生個人的想法、動機外。
也是想聽聽看考生,對該系所的認識程度與看法。
同樣的求學目標和動機,但不同的回答邏輯。
給人的印象與差距是非常大的。
將三方面的動機做完整的陳述,會顯得個人思考的面向更趨完整。
理由更加充份,態度明顯較為積極強烈。
交大 XX 所是在台北上課,與新竹本部有段距離。
但是,這反而是我一定要報考我們學校的理由。
因為我是一個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人,並且喜歡開創新事物。
在台北能夠與臨近的台大、政大有所交流。
假如我有這個榮幸,能夠受到老師的青睞,成為交大XX 所的學生。
放榜之後的第一件事,我將馬上來系上報到。
並且主動到系辦,索取錄取學生的名單,幫助老師在召開學生大會。
同時,我會積極爭取成為的班代,成立研究生學會。
近而規劃,與其他大學研究生的交流。
接下來,我將會創辦許多其他學校所沒有的獨特、有創意的活動。
使之成為我們所上的組織文化,並做好傳承工作。
學生未來希望在 35 歲創業。
利用 15 年的時間,打造一個成功的餐飲集團。
在 SKM 任職,曾經負責餐飲的管理,同時有機會組成創業團隊。
(SKM 為 B 同學曾任職企業)
但是我們的團隊,還缺少一種人才,就是有關財務管理策略管理、消費者行為分析等規劃人才。
所以學生來報考我們企研所,為我的團隊在未來創業時,做足準備!
謝謝委員!
考生想以兩方面來說明。
在外在環境的部分,由於身處北部校園,而與各個學校間的資源互動較多元。
且企業已錄取很多從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以肯定我們的實力。
在內部環境的部分,則是因為課程安排上系所,很重視五管的發展。
讓我們有機會,挖掘出自己想專研的領域。
同時學校歷史悠久,已帶來良好的讀書風氣,因此讓考生產生了報考的動機。
此題是口試委員,以考生本身的權益為中心。
測試是否對入學後的狀況,能有所了解。
以實際性的問題來,詢問考生的需求為何?而系所又能提供什麼資源。
考生應該具體表達對該領域,感到興趣的源由,以及為何找該老師給予指導。
系所的規定是碩士班畢業,不含論文必需至少修滿四十八學分。
而且在大學時期,要求修畢會計學(至少六學分)及統計學。
否則要在碩一上學期,選修系上開設的「會計學」(此不列入畢業學分)和「應用統計」 (可列入畢業學分)。
我對 XX 業界中,關於行銷管理及消費者行為研究方面的領域有興趣。
而系所中,有行銷管理的部份,可請教許 XX 教授、洪 XX 教授、樓 XX 教授、張 XX 副教授。
在消費者研究方面,則可由別 XX 教授指導。
報告教授!
我們企研所最低畢業學分為 45 學分,其中必修 27 學分,選修 18 學分。
同時除了論文寫作之外,必須在研討會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才能畢業。
針對學生未來創業,所需要學習的科目,簡單說明我們所上的幾位老師,可以指導學生。
首先,學生在創業工具上,黃 XX 副教授可以教學生,有關策略方面以及人資的知識。
吳 XX 副教授,可以教學生有關財務管理方面。
另外,有關行銷學程方面,何 XX 教授可以教學生多變量分析。
劉 XX 教授則可以讓學生,學到有關顧客關係管理的實務。
學生又可以在林 XX 副教授課程上,學到消費者行為、行銷管理…等等。
以上是學生概略的介紹,謝謝教授!
考生查詢過,我們所上的畢業學分最低 37 分(不含論文)。
而研究生畢業前,須通過系内初試與正式論文口試。
通過初試後,才能申請參加正式論文口試。
又考生在大學時期,便對財務管理的領域產生興趣。
為了更專精於該領域,故希望透過兩年的研究所歷練,能再加強這部分的知識。
考生也知道所上的趙 XX 老師、李 XX 老師、李 X X 老師等教授。
皆對財務管理方面,有深厚的能力能給予指導。
故希望有機會的話,都能與三位老師溝通過。
以便挖掘符合學生所須,且又是教授能給予指導的地方。
延伸閱讀: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7,700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 ,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研究所推甄可分成 2 個環節:
多數校系的口面試成績都佔了 40 ~ 60%,因此面試也是不可輕忽的環節。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項目
課程名稱
|
說明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項目
授課方式
|
說明
一對一個別指導
|
項目
課程內容
|
說明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項目
課程次數
|
說明
依學生需求配置
|
文:徐培鈞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