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在大二下學期,發現身邊同學開始有在準備研究所,
看著TKB的榜單非常漂亮,且認知到將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科系改成純書審,
因此把握時間大三上開始準備考研,起初在選擇補習班沒有特別偏好,
報名前做了許多功課也問了負責人很多問題,負責人很有耐心的回覆我列出的所有問題,
備考期間我提出的各種合理/不合理要求負責人都幫助我處理的非常好,
從報名到上榜TKB給我很多考研上的幫助。
成大研究所考試建議
- 能動筆就動筆,不要過於相信自己的認知,
許多認為自己當下懂了會了其實不然,
請拿出紙張看自己能不能把剛剛讀的東西寫出來,
能把邏輯寫出來才是真的。 - 不要有「這個不會考所以跳過」的心態,
參考今年成大工科動力學證明題型大禮包,
佔了超過一半成績,
希望看到這邊的你不要逃避將來會遇到的挑戰。 - 題目討論群組可多多利用,
別人不會的題目自己也有可能不會,
在群組翻翻別人問的問題,看自己會不會寫。 - 複習以「不按順序」為主,
如同考題的範圍的隨機性,
讓大腦適應考題的方式就是跳章節複習,
在針對大章節中自己有忘記或不熟的細項去複習+寫題目。 - 「用自己的話寫出核心要點」
每個題目一定都有他的考點,
每個做錯/不會做的題目一定有自己的盲點 - 不「一直」重複做已很熟悉的題目,
如果有好好在題庫班開始前把課本上的題目上都練過至少一輪,
會發現這些習題本超過八成以上的題目你一定會做,所以題目多不代表一定都要寫完,
至少看過每一題知道自己會的就可先略過,
去找自己不會的題目做以維持補弱。
心路歷程
我的備考的過程像是受到詛咒,只要閒下來就會開始孳生罪惡感,
這份罪惡感促使我不是在讀書就是在讀書的路上,其中給我最大的挫折的時刻,
是在10到11月從正課到刷題的過渡期,記得10月底的第一份考古是寫成大機械113的材力,
挫折感直接拉到最滿,都學過卻無從下手的無力感,
你將來遇到這個時候請不要慌張也不要放棄,
「這個過渡期僅是一個轉型過程,
是一個把你書面上學到的理論、知識
-轉換成能靈活應用知識的過程。」
在連續讀四到五個小時後,我的心態會很躁,
我常常去吵我朋友或去超商買東西,再回來讀書,
自修室常常會有幾個感覺都沒在休息的人,
每天永遠都最早到最晚走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整個考試最感謝的是我女友,
出考卷、報名、訂車、找房、非學科類的準備,
也都是她一手包辦,體貼、貼心、情緒又穩定⋯⋯說不完
如果你的伴侶願意陪伴你走過艱難的時刻,將來請好好珍惜他
我常常想到自己經過努力上榜時的喜悅,
這給了我很多動力,讓我想要把備考經驗回饋給學弟妹們,
最後附上學校系排約50%給學弟妹們參考。
大碩工科所(先進材料與固體力學組)師資推薦:
力學張皓老師,上課幽默風趣,也是個很認真的老師,
其中讓我覺得老師最認真的點在-即使老師上了一整天的課,撐著疲憊的身軀,
也盡心盡力解答學生在課後的問題,待問題都解決了才離開教室,
對於類似我這種線上上課的學生,老師也有個人的臉書專頁,
在備考期間透過老師的臉書專頁解決了我不少學業問題,
在最後的考試週,老師也是不厭其煩地為我解答困惑,
其中在我考完且困惑的時候老師也給予我正面回覆,
增加我不少持續備考的信心,因此張皓老師是我最推薦的力學老師!!
工數張衡老師,上課著重觀念教學細緻,
衡哥是個願意從底層邏輯教到定理的實力派老師,
我常常在老師下課的時候親自去補習班問他問題,
老師都可以很快的點出解題方法以及我思考邏輯上的盲區,
對於常鑽在一個定理證明的我幫助很多,
考研後期題庫班教授很多鬼般的速解法,
對於想學最紮實的工數工科學生,張衡老師是很不錯的選擇!!
工程科學研究所(先進材料與固體力學組)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熱流/機械所
|
TKB師資
|
|
工程數學
|
張衡老師
|
|
動力學
|
張皓老師
|
|
靜力學
|
張皓老師
|
|
材料力學
|
張皓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