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14年考取成大工程科學研究所(先進材料與固體力學組) 鄭O恩

研究所考試2025-10-1329
123
考取學校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班(甲組)
考取學校 - 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系碩士班(甲組)
考取學校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
考取學校 - 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碩士班(丁組)
原學校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選擇 TKB 的理由

在決定繼續升學後,開始搜集身邊同學、學長姐等等各方面的建議,

針對老師教學方式及特色包括綜合考量後,選擇張衡、張皓老師所在的TKB。

在報名前,校園負責人會仔細講解:

  • 目前我所就讀的系所未來能考取的校系
  • 目前自己的學習情況還有未來選擇多寡分析各個組別的優缺點

可以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向,選擇要考試的科目進行加強。

除了針對筆試外,也會提供目前選課建議,推甄入學的部分也能有所顧及,

也能針對未來畢業後所需的專業知識有先一步的了解,快速在職場上進入狀況。

上課之餘若有不理解的部分,也有提供數位資源補強老師上課時,

無法更仔細說明的部分,對於需要理解每個步驟的我來說幫助非常大。

成大工程科學所(丁組)考科準備方法及時間規劃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真上課」,認真上課是最大的原則,

補習班和學校課堂上最明顯的差異就是老師有更多時間,

以及了解學生較弱的部分更仔細的講解。


認真上課回家後的練習其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能上手,

回家後的練習就是找出上課看似理解,但實際解題時容易卡住或算錯的部分。

此時如果了解公式的來龍去脈,以及分析公式裡各個代號的意義,就能自己檢查問題所在。


專業科目裡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公式的由來,這些公式都是透過以前所學過的基礎,

經過特定條件將每個基礎相連後得出的結論,這個部分是回家很難自己完成的,

經由老師講解後較容易理解,所以要把握老師上課時的推導。

動力及靜力

我會先看過老師上課備注的解題順序,先試著自己解上課講過的題目,

解題時如果遇到卡住的地方,就另外在解題順序上增加或調整備註。

由此一來可以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設計屬於自己的解題步驟,

在面對沒有看過或是更複雜的題目時,可以冷靜下來順利解答。

工程數學

相較於力學有更多的公式需要記,

我會非常依賴公式的「推導流程」,儘量讓自己減少不必要的額外記憶。

下課後回家我會把握一天內的時間試著寫過一次推導,

抓出推導大約會用到的定義和順序後試著開始寫題目,

大約會設定在連續五題正確後再把進度往後推。

時間安排

在讀書時間的分配上,每天最少都要有一些時間在補習班的進度上,

不管是看看上課筆記,或是試著寫1~2題,不需要太多時間,

用任何型式維持補習班上課時的記憶,

到了下一次上課會較快進入狀況,接著就是認真上課。


暑期班結束到題庫班開課前,

可以先找出練習時各科目弱點章節以及各科目複習時間比重的分配,

最重要的是休息時間,不能讓自己一直處於高壓狀態,

題庫班開課後開始整理常出現的考題是否與較弱的部分重疊,

開始「滾動式」調整讀書時間。


題庫班期間開始增加讀書時間,開始全範圍的寫題目,

每天安排至少6小時,期間預留約1小時,將當天練習相對較弱的部分加強。


題庫班結束到考前期間,按照考試限制時間計時,

且必須預留檢查答案的時間,加快自己作答。

這段時間要開始調整好作息以及身體狀況,讓自己考試期間有最佳狀態。

心路歷程

我是非應屆考生,原本高職畢業後跟著身邊同學一起考統測,

和一般大學生一樣應付考試、玩社團等等,

之後因為課業問題陷入低潮後選擇休學,離開學校後一直思考未來的方向。


經過一年的時間,確定想回學校繼續讀書,

入學的第一個學期,我慢慢找回讀書的手感,

看著身邊同齡的朋友進入職場,看著大家碩士學歷和學士學歷的差異,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趁著還有手感的時候,也一起把碩士讀完?


接著我先問了身邊朋友的建議來到了TKB,

用兩年的時間把考試科目補起來。

平日早上打工晚上上課,假日再去補習班,

兩年期間一直是這個行程,沒有額外活動。


離開學校的一年想了很多,

我也想追上同學的腳步,有穩定的工作和薪水,

那些被浪費的時間回不來了,

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率的事,

時間的重要性是這一年期間最大的體悟。


我沒有給自己設定太遙遠的目標,

在兩年期間,我的目標只有聽懂老師說什麼、把不會的題目儘量搞懂,

報考學校時我只要不撞期就都去報名,相對難考的學校就去看看別人考試怎麼出題,

試試看自己寫不寫得出來,不會也沒關係,

就當作是經驗、看看世面也好,有可能考題剛好都會寫,就這樣多了一間學校的選擇。


準備時盡自己所能,篩選掉花了半小時還是不懂的題目,

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好120%的準備,拿到考卷時就不會太過恐慌,

應對每次考試時不要有太高的得失心,考完就和自己說已經盡了全力很棒了,

好好用休息時間再瀏覽過下一個考科。

大碩工科所(先進材料與固體力學組)師資推薦:

來補習班前,學校因為教學進度會跳過推導直接列出公式要學生背,

在沒有來由的情況下直接把一連串的數字和代號背起來,撐不久也不知道怎麼正確使用。

老師會在課堂上手寫板書,相較於播放ppt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理解每個代意義還有由來,

以及最重要的使用條件,遇到靈活變化的題型或現實情況更容易分析理解,並實際運用。

張皓老師-動|靜力學

張皓老師會透過力學,舉實際生活中看得到的例子講解,

把文字數字和現實結合更容易透過觀念,而不是透過冰冷的公式解決問題,

甚至可以用最基礎的理論推導出其他科目上的物理意義。

張衡老師-工程數學

在工程數學方面,張衡老師會仔細講解公式的來龍去脈,

讓很長的數學式例如傅立葉、拉氏轉換等等定義不需透過死記,

利用各章節的連結,加上對數學運算子的說明將過去所學的基礎,

延伸至工數的各個理論,相較直接列出一連串的數字代號,記憶上更容易。

工程科學研究所(先進材料與固體力學組)課程推薦

課名 師資 試聽
熱流/機械所
TKB師資
工程數學
張衡老師
動力學
張皓老師
靜力學
張皓老師
材料力學
張皓老師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