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越來越多同學都會考慮於大學畢業後,再進修研究所,而進入研究所的管道有 2 種:
分別為【研究所推甄】與【研究所考試】,大部分的學生為確保能夠上研究所,通常兩項都會準備。
本文將會簡單介紹推甄、考試的差別,並針對推甄書審資料做完整的說明,
讓同學了解應該要準備那些書審資料,以及教授會在意的重點。
如前言所述,升研究所的方式有 2 種:
一般研究所升學方式 | |
---|---|
|
|
大多於每年的 11 ~ 12 月陸續公告考試簡章,隔年 2 月考試,考試後有些學校會有複試,也就是書審口面試,而這一關也是非常重要、不容忽視的一個項目。
大多於每年 9 月陸續公告推甄簡章,考生通常必須在 10 月前將書審資料寄給學校審查,有些學校會於 10 ~ 11 月進行二階段面試,同樣也是教授決定是否錄取你的關鍵。
建議同學大約 6 ~ 8 月就要先開始準備書審資料,才不會來不及喔!
不知道怎麼準備推甄的同學,TKB甄戰都會提供一對一免費書審健檢,與書審面試輔導。
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填單免費諮詢!
沒有標準答案!一般建議同時準備,因為推甄與考試的時間是錯開的。
但如果只想擇一準備的話,先設定目標並分析自我優劣勢,選擇優勢較高者,也可尋求專業升學諮詢。
※許多同學往往都低估自己的能力,經由甄試老師的評估和規劃,最終都錄取理想的校系!
或許很多人在報名甄試前都有類似的疑慮,要和各校班排名的好手一起競爭似乎沒有機會上,
但其實報名甄試的考生比筆試還來的少許多,因此研究所推甄的錄取率相對筆試而言,竟然可以提高 2 ~ 3 倍之多!
這其實是讓你在考生中殺出重圍的一個大好機會,多一次機會總是比筆試一試定終生來的更多選擇。
報名甄試生的往往就比其他考生多了一次的機會選擇自己想念的系所,既然機會多一個,多試一次又何仿?
研究所並不是義務教育,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走的路,所以更不會有老師在旁督促你,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首先,必須先訂下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才會知道自己適合念什麼系所。
接著,查詢你目標學校的推甄簡章(可拿去年的參考),確認所需要的資料和一些規範,以及特殊條件都必須先查清楚。
最後就可以依照所需資料,開始逐一準備研究計畫、自傳...等等。
參加考試的同學,可能是讀了一兩年的書才赴考場考上好的研究所,相對的準備書審也一定要花些時間。
建議大三開始就要著手準備、整理,才不會和大四的專題時間或實習時間,衝在一起而搞得蠟燭兩頭燒。
大四上的那個暑假(7、8月)就必須把書審資料完成。因 9 月左右學校就會陸續公告簡章,這樣一切才能從容不迫推上好學校。
書審作品範本:
教學 | 內容 |
---|---|
研究計畫傳寫教學
|
|
履歷自傳、讀書計畫
|
|
面試技巧、應答教學
|
|
以上特色只要有 3 項符合,其實你就具備甄試上榜的機會,只要用對方法再進行個人加強,絕對更有機會成功上榜!
各校所要求的書審資料大同小異,頂多細項會有所微調,
因此在選系所時,儘量選性質相近的系所報名,準備好一份書審資料後,加以微調即可寄至各校。
大部分的書審資料,所需內容如下:
個人簡歷與自傳(範例)
讀書計畫(範例)
研究計畫(範例)
☛校內表現☚
☛工作經歷/家教打工☚
☛專題報告☚
☛國科會計畫/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 ☚
☛推薦函
製作簡歷時,必須要先知道其撰寫要領所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
以下列舉簡歷撰寫要領: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 ,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同是工科出生的老師,對於諮詢相關的科目時,我覺得有著更親切的感覺。
老師知道在推甄上,學生遇到的困擾,也知道在研究所的一些心態調整與學習上的想法。
甚至在博班上的規劃,都會很願意地與學生分享,讓自己對未來不是只有迷茫的感覺。
謝謝老師這幾個月的教導,讓學生順利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推甄情報局 Line@ | 推甄情報局 FB 粉專 |
---|---|
|
|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