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物研所_戴O展

研究所考試2022-10-253007
123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物研所
原學校 清華大學物理系

原學校

  • 清華大學物理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物研所
 

推薦周易 & 郝龍老師

大學時期的物理相關科目一直都是靠自學,當時使用的參考書其實挑選了許久,最後選擇的便是郝龍老師與周易老師的著作,也因此當我決定要報考研究所時,便優先決定了這兩位老師。因為自己只有半年的準備時間,為了能更方便安排自己的時間而選了數位課程,不能直接和老師面對面討論的問題也可以透過向櫃台詢問老師的聯絡方式而得以解決,時間上也更方便。

首先要感謝郝龍老師。在學校時修的是量子物理,雖然課程深度夠,但同時也讓大家的程度上下限相差極大。當初修課成績分別是一:B+/二:A+,後來漸入佳境但是基礎部分其實學得並不紮實。老師的課程很好的彌補了這點,前三分之二的部分方法簡單卻內容深刻,加上藍色的書本題題都是精選題,堅持下來之後,我覺得幫助很大。

再來要感謝周易老師。雖然課程難度跟學校的內容相比略顯不足,但也只是在講義提供的題目上方面,觀念上,老師其實教得非常深入,把工數分成微分方程及線性代數兩大部分,反覆研究之後,這樣確實對於統整自身的數學能力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考科準備技巧

準備物研所,要有至少兩個科目有相當的實力,其實這件事很多人在準備時多多少少都曾打聽到,但是其實所謂的「兩科」一定只能是近物跟工數,畢竟普物是基礎科目,準備得再怎麼好最多也只是比別人多出十幾二十分,完全不能保證能夠「一定」正取,以下分享半年的準備方式。

【近代物理】
首先原文書是一定要準備的,我是以Gasiorowicz 的書為主,Griffith以及Beiser 的著作為輔。為什麼原文書一定要準備?因為其實考試的出題思路與各校的習慣,都跟各校選用的參考書籍有絕對的關係,並且多閱讀幾本,更能幫助自己在同一個理論中,找到自己較容易理解的一種觀點。另外老師的上課筆記能多推導幾次是比較好的,畢竟老師的課程雖然很深,但是大部分時候,使用的方法其實都是用最簡單的數學、最直接的物理想法去剖析一個個理論。最後,老師的藍色書本其實只是精解,有餘力的話最好能夠從頭到尾自己寫出一份詳解,幫助自己釐清近代物理的所有細節是很有用的。

【工程數學】
首先ODE(一階、高階、級數解)、Laplace、Fourier、PDE 這四個部分最好能做的題目都做,不要去找詳解,盡量都從老師上課的筆記及觀念出發,一題題去研究微分方程的解題思路,千萬不要只是研究詳解,這樣和背公式其實是一樣意思的,當你上考場時你會發現,在解題的過程會有很多不確定、漏寫的部分,這些都是主要被扣分的原因。再來是工數的後半部,方法和前半部差不多,但是只需要找出各校的物理所、光電所、電子所等相關的題目做即可,畢竟不同於微方的廣泛使用,線代在各個領域著重的部分都有所差別,時間不足的話不用強求。最後是複變的部分,這部分的練習最好把它當成一個新學的科目面對它,原因一是因為是高等數學的根本之一,二是因為它其實整合微方的各種方法有很大的用處,三是因為它是物研所必考的一部分,在學習的時候如果碰上瓶頸的話,建議回去翻一下微積分作為參考,會有幫助的。

【普通物理】
這科其實很雜,時間上的投資報酬率低,如果本身物理能力不錯的話,建議先去研究一下國外所謂的「Mind Map」的筆記方式,作為普科這科的統整思路我覺得幫助很大,題目不需要做多,環繞著原文書各章節的範例做為出發點即可。

【考古題】
考古題其實是很重要的資源,千萬千萬不要急著寫考古題,畢竟考古題只有第一次寫時才有價值,留在一月左右時較好。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交大電物:
每年的方向其實不太一樣,工數普物可能難可簡單,近物的著重方向也不一樣,多方準備是唯一的方法。建議多關注一下業界的熱門項目。

台聯大:
中規中矩的考試,什麼都考,而且鑑別度很高,不需要特別研究考試方向,念得難度夠深入是最有效的方式。

成大物研:
很喜歡考各科的證明,應用方面的考法很少見,準備上來說目標單一但是難度稍微高了一點

清大計科:
只需要兩份資料,一是清大數學系程守慶老師或是高淑蓉老師的上課筆記,二是清大數學系的例年期中考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