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學校
- 交通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資工所
感謝全明星陣容Carry
由於自己是跨考生,再加上準備時間只有四個月,在幾乎毫無基礎的狀況下如果沒有老師的協助要考上是會很辛苦的,老師在研究所考試這個領域真的是專家,都有那麼多年的資歷當然是專家,來聽老師上課比起自己在家摸索效率是高很多的數學的部份上網做功課應該90%都推黃子嘉老師,他在這方面真的可以用神的境界來形容,我已經好久沒有這種整堂數學課都聽的懂的感覺了,老師總是能夠用很淺顯易懂而且幽默的方式把內容交給學生,雖然老師已經退休一陣子了,但是數學的觀念是不會變的,來上黃子嘉老師的課入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資結劉逸老師本身也是很強,會將所有該會的資料結構全部交給學生,因為資料結構常常有演算法的版本,老師上課也會針對這個部份下去做加強,在修演算法的時候也會比較銜接的上。
作業系統首推洪逸老師,我認為是個記憶力超群的人,他上課是什麼都不用看就可以劈哩啪啦講完全部的人,另外由於老師看過的原文書很多,上課也會補充龍書沒有的部份,雖然上課的時數會比較長,但相對是很紮實的。
計組計結首推張凡老師,是個教學非常完整的老師,上完之後整個概念會非常清楚,因為他不會只教考題裡面的東西,會把整個觀念都講過,這樣應付不同題型的時候都能游刃有餘,老師人也非常好,據面授班的學生說下課之後他常常都留到很晚陪同學解題。
演算法林立宇老師本身就是主修演算法的,他的教課步調比較快,建議離散和資料結構先有基礎再來聽,雖然步調快,但講的其實是非常清楚而且好懂的,只有八堂課就可以把演算法教完而且讓我拿到大部份的分數我認為非常值得上老師的課。
如果沒有以上的老師,我準備研究所的路程可能不會這麼順遂,謝謝你們。
考科準備技巧
離散數學:
本科的重點排序為:遞迴、排列組合、生成函數、圖論>邏輯、數論>群環體、有限狀態機,其中若有要考台大的話,群環體的重要性為最高,而且所有資工相關類組都會考離散,不像線代有些學校不考,所以這科千萬不能放棄,若時間非常有限,最重要的那四個章節也不可以放棄,此外,本科各章節相關度不大,可以不按順序準備,遞迴近幾年考的都不刁鑽,基礎操作方式務必熟練,排列組合理解各個公式的使用方法後,許多考生的瓶頸是在英文,因為應用題居多,題目看得懂很重要,生成函數可以拿來解很多排列組合的問題,排列組合無法解的問題很多也可用生成函數解,建議同一類型的題目都可以試著用排列組合和生成函數解解看,更加融會貫通,圖論需注意基本定義之外還有證明,以及操作題也很重要。
線性代數:
本科各章節關聯度很大,若按黃子嘉老師課本的編排,基礎為1~2 章,3~5 章是重點核心,7~8 章為進階,但也考很重,務必多花時間,另外第6 章若為資工所因歷年來出題機率較低,時間不夠可以放掉,證明題的部份基礎要會,另外計算題的部份必須要練習自己的細心度,很容易一個算式錯就全錯,今年也有考超大計算量的題目,若算題目夠熟練很容易拉開差距。
資料結構:
資料結構是演算法的基礎,務必熟悉各個資料結構的操作方式,重點為linklist、tree、graph、sort、hash,linklist 的觀念簡單,重點在於程式碼,必須培養trace 以及寫code 的能力才會在重點題目拿分,tree 務必熟悉各種tree、heap 的各種操作,其中以insert 最為重要,sort 各種演算法的核心概念務必記熟,另外各種演算法的timecomplexity、spacecomplexity、stable 的特性務必記熟,hash 需記熟各種collision 的處理方式。
演算法:
演算法千萬不要放棄,重點為asymptoticnotation、recursive、dynamicprogramming、graph、NPcomplete,asymptoticnotation 需熟悉mastertheorem,直接考出來的話基本上就是送分,substitutionmethod 熟悉的話會對於這個章節整個脈絡清晰很多,另外各種級數的比大小也是常考題,recursive 和dynamicprogramming 需理解加上記憶各種問題、演算法的遞迴式,有了遞迴式遇到操作題等於有最後防線,若考dynamicprogramming 的pseudocode 基本也是秒殺,而且分數都很多的,graph 需記熟各種問題的各種演算法,他們的操作方式、用途、限制、timecomplexity、類型都是很常考的重點,NP-complete 最基本的觀念一定要熟,證明題若時間不夠可以放棄。
作業系統:
此科是傳統的背科,重點為process、thread、deadlock、synchronization、memory、I/O,多為觀念題與計算題一半一半,計算題必須熟練到考出來就是強迫取分,觀念題強烈建議讀原文書加強,很多觀念題會直接從原文書一字不漏抄下來,所以這科原文書的重要性最高,另外可以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把電腦灌為Linux 作業系統,平常就使用Linux 作業,多少了解一些指令,對某些喜歡出Linux 相關題目(EX:交大)會很有幫助。
計算機組織:
此科有部份重點與作業系統重疊,兩大重點就是pipeline 跟memory,觀念與計算題也是一半一半,電路圖的部份考前再背,不然背了也是忘記,本科的出題方式算蠻固定的,一開始學會覺得很難,多做幾次之後就會發現都是這些題目而已,所以算好拿分的,千萬不可以放棄,台大與清大考試的方向與課本較為不同,做考古題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擔心,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但多多吸收科技新知是有幫助的。時間編排、心態上的調整: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在這邊分享我的作法給大家參考
四個月裡面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2 個月):將所有的課程全部上完,上的過程中數學需要即時複習。
第二時期(1 個月):做完所有正課班給的題目,同時針對各科準備精簡版筆記,考前最後衝刺會需要它。
第三時期(1 個月):做完台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央5 年份考古題,並且可以在PTT 的Grad_ProbAsk 板與板友討論,這是考資工的一個好處。心態上因為我已經延畢而且當完兵,所以幾乎是沒有退路,女朋友又威脅我沒考上就分手,所以基本上是非常積極的,一天唸書都是7~9 小時,而且沒有在偷懶,只有真正定下心來準備才算開始準備,還沒定下心來說有唸書那個都不算,至於有沒有定下心來自己都是感覺的出來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歷年來各校資工所考試基本上平均有60 分就可以正取,意思就是不需要每題都會,但基本題一定要會,適當的放棄過難的題目是可以的,這個時期適逢大CS 時代,考試人數越來越多,但名額稍有減少,所以整體呈現越來越難考的趨勢,以今年來說,交大資工甲組三科要184 分才有正取,成大資工要197,中央的正取也都要190 以上,清大例外,兩科只要105,但題目頗難,所以做106 年考古題時應以三科200 分為目標,105 以前應以180 為目標,可以上ptt 之graduate 板查詢資工心得文,可得知歷年來最低錄取標準,至少以高出該標準20 分為目標下去準備,因為考試時會緊張,而且為了要把字寫漂亮也會多花不少時間,我寫考古題的經驗告訴我,一開始寫前幾年大概都是接近正取or 備取前段的分數,寫到後面幾年大概都會高出正取分數20 以上,最後考出來差不多就是正取分數。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