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14年考取清大化工所(甲組) 李O俊

研究所考試2025-09-121
123
考取學校 -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甲組)
考取學校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甲組
考取學校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碩士班甲組
考取學校 -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甲組
原學校 私立元智大學

選擇 TKB 的理由

一開始有跟朋友一起比較了幾間補習班,

覺得TKB的師資以及資源都是最優秀,

所以最終選擇大碩。

我覺得林隆除了專業科目真的教的很好之外,

有時候會有一些課程內容以外的題外話,

這些常常都可以讓我學到一些很有用的東西,

再來,我認為林隆的服務是對於考研最有幫助的地方,

不僅問問題會本人親自回覆你,還會開免費且非常有用的直播課,

並且TKB也提供了很多很完整的資源,

像是考古題、編排非常好懂得講義等等,

我認為這筆學費真的物超所值。

綜合我自己在這邊學習的心得,

我認為上課的老師、負責人、教材/書籍我都非常推薦,

因為林隆老師的教學沒話說、對學生也非常認真負責,

不但有

  • 直播服務
  • 作業批改(而且作業是老師親自批改,不是助教改的)
  • we chat群組資源

課後問問題的時候,也是由本人親自回覆,

再來,我認為林隆的教材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編排非常細心跟用心,不但是上課還是事後複習,都覺得非常讚。

另外,我的校園負責人對學生細心、負責,不但會借我們研究所的考古題,

也會提醒我們什麼時間點該注意什麼,

就像是小秘書一樣,時時提醒重要排成跟注意事項,

最重要的是,要在學校找校園負責人非常方便,有事情要詢問,

可以直接在學校得到處理跟回答,不用跑一趟TKB,真的很方便。

化工所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這邊有準備清華大學的重點,提供日後的學弟妹參考:

考科準備

單元操作

熱交換器、蒸餾塔與吸附最重要,
其次是吸收與沉降,其他單元相對較少考。

  • 蒸餾塔
    這個單元幾乎每次都會出題
    尤其是繪製圖表與平衡線aAB,整個單元的概念都要熟練。
    比較困難的部分是計算塔頂與塔底的熱能,
    建議一定要輔助畫圖,否則推導過程會很繁瑣。
    此外,「進料液體摩爾分率」q 的定義要牢記。
  • 熱交換器
    這是一個相對容易得分的單元,
    只要熟記公式與概念,避免計算錯誤即可。
  • 吸收
    這部分考題相對簡單,但常會涉及 Gmin、Lmin 的計算,
    並且經常會給定「去除率」,要求計算組成。
  • 沉降
    這是考試的熱門題型,力平衡公式一定要背熟,
    無論是終端速度還是非穩態過程,都要能夠靈活運用。
  • 吸附塔
    這屬於題庫班的範圍,近年來考試頻率很高,
    參加題庫班的同學要特別關注,尤其是圖表繪製以及 Ts、Tb 的部分。
  • 蒸發器
    這部分不確定是哪所學校比較常考,但內容相對簡單,

    通常會涉及蒸汽的熱量計算。
    記得遵循質量平衡與能量平衡的步驟,就能順利解題。

輸送流體

熱流體力學 > 質量傳遞 > 熱傳導

  • 流體力學
    這部分題目經常涉及二維流動,
    近幾年較常出現在選擇題,因此可以放在考試後期再作答。
  • 質量傳遞
    通常考的題目都不難,但文字敘述較多,可能會影響答題速度。
    比較具挑戰性的部分是第三章關於L與t的公式推導(非穩態質量平衡),
    尤其是長度單位轉換比較容易出錯。
    此外,質傳的三大定理及其解法一定要熟記。
  • 熱傳導
    考試範圍較為平均,特別要注意第一章的臨界半徑與有積垢的熱傳問題。
    此外,巨觀流體進入管道的熱傳行為也是可能的考點,
    因此要熟悉這些概念。
  • 無因次群
    這通常是送分題,建議直接記熟相關公式與定義。

化工熱力學

化學平衡與相圖最重要,其次是第七章與第八章,
再來是第五章,其他章節相對較少考。

  • 化學平衡
    這部分內容與高中範圍重疊,必考且必須完全掌握。
  • 相圖
    只要涉及 Gibbs 能量的內容,幾乎都會考,
    特別是給定固體相圖後要求繪製 Gi vs Xi 的圖表。
  • 第七章與第八章
    這兩章經常考察 Gibbs 能量的各種關係式,
    例如相圖的G vs Xi或 Gibbs 模型求 ri。
    此外,Excess properties、fi、ri 也都是考試熱門題型,
    但難度不會太高。
  • 第五章
    第二定律的概念與熵的公式要非常熟悉。
    比較具挑戰性的部分是兩個板子打開後的混合熵計算,
    這類題目需要運用示量性質來進行平衡,
    例如利用 nt = n1 + n2 求出總壓 Pt,然後代入混合熵公式來計算。
  • 其他章節
    相較之下,其他內容的考試頻率較低,
    建議可以參考成功大學《化工熱力學》的考試重點來準備,
    會更有針對性。

反應工程

第八章、第七章、第六章最重要,
其次是第四章、第二章與第五章,其他內容較少考。

  • 第八章
    這部分的考試方向與成功大學類似,主要集中在非恆溫反應器,
    通常是絕熱或含有熱交換的系統,兩者考試比例大致相當。
    PFR 雖然不常考,但若出題,
    通常計算量較大,不一定能在有限時間內完成。
    此外,近兩年開始考察 Batch 反應器的非恆溫過程,
    這部分在直播課程中有詳細講解,務必注意。
  • 第七章
    這幾年趨勢是考 Decay reaction 以及推測反應機構,
    這部分也是直播課程的重點。
    特別要熟記活性 ai 的定義,這是考試常見的知識點。
  • 第六章
    選擇率與產率是必考內容,
    其中產率經常涉及 CRf 的計算,
    建議利用圖解法來輔助解題。
    複雜反應雖然較少考,
    但曾出現過串聯反應中 CRMax 的計算,
    因此串聯與並聯反應的概念一定要熟悉。
  • 第四章與第五章
    反應器的串聯與並聯設計題目經常出現,
    解題時務必仔細確認 overall conversion 的定義,
    避免計算錯誤。
  • 其他章節
    積分法、微分法與 shifting order 這類繪圖題一定要熟練。
    此外,rate equation 與 design equation 的結合應用也是必考內容。
    清華與成功大學曾經一段時間特別喜歡考可逆反應, 這部分的計算較為繁瑣,建議提早用因式分解,
    否則在 equation combine 時可能會遇到計算上的困難。

備考準備時間

所有科目讀第一遍的時候,如果學校有課,

就把昨天讀的在課堂上拿出來複習,或是找幾題出來寫寫看。

因為我一次不會看很多影片,但我固定每天一定要看個兩部影片,

所以就算兩三天沒有複習,

第三天再大概看一下前面三天讀的都還來得及(因為我蠻早開始讀的)。

單操輸送和無因次群這種特別需要短時間記憶的東西,

建議考試前最後一個月要拿出來讀一遍。

在讀第一遍或是第二遍時,常常因為短時間內都在複習同一個章節,

而寫題目時有一種好像都會寫的錯覺,我建議可以在複習某章節時,

可以先把前面章節拿出來寫寫看。

當初在讀第一遍時我並沒有別做筆記,而是把所有補充、算式寫在課本上,

第二遍才整理成筆記(但我覺得這只適用時間充足,很早就開始讀的人)。

除了在讀第一遍時,我都是各個科目同時進行複習的,

因為我不想讓腦袋長時間被固化在同一個科目內。

在研究所考試前的那個暑假,林隆通常會開直播課,

我覺得把林隆每次出的作業在他每次直播前自己寫過一遍非常重要,

一定要做,雖然挫折感很重,但一定要撐過去。

雖然我沒有參加題庫班,但不代表我認為題庫班沒有用,

只是我有自己的規劃,而且我比較自律,不需要別人盯。

而且,我認為考古題非常重要

可以讓你知道每一間學校大概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題,

哪一間學校比較愛考哪一個個章節,

而且可以發現那些是林隆沒有教過的東西,

並且去自讀這些沒有教過的章節。

我總共刷了-
  • 台大:近五年
  • 清大:近十年
  • 成大:近十年
  • 中央:近七年
  • 台科:近七年的考古題

在刷考古的時候我使用的解答有兩種,林隆出的跟製造所的考古題,

我覺得各有所長,可以取長補短,

甚至有的時候我覺得兩邊解答都怪怪的或是看不懂,

我會借助gpt、grok、原文書等來查找最理想答案。

四上之後,我的時間規劃為:
  1. 早上圖書館開館讀到11點多去吃飯
    (因為11~12點學生還沒下課,吃飯的地方不用排隊)
  2. 吃完休息到12:30繼續讀到5點多去吃飯
    (因為5~6點學生還沒下課,吃飯的地方不用排隊)
  3. 休息到6:30後繼續讀到閉館

段期間因為是冬天建議8點之前吃一點早餐,

所有早餐、午餐、晚餐不要吃到7分飽以上,不吃糖少吃澱粉。

這段期間都是自己讀(只有最後兩個月開始才有跟朋友一起讀)。

心路歷程

其實一開始準備考研究所時,

當時的目標只是去到比元智好的學校就好,目標並沒有放很高,

但我很早報名而且很早下定決心開始讀,因次我比別人多讀了一輪以上,

讀到後來越來越熟練常常需要教同學,這個時候大量的成就感就出現了,

也因此我給自己的標準越來越高。

最後標準放到臺大了,雖然最後因為覺得自己工數沒有讀完整而沒去考,

但我覺得當給自己的標準很高時,自然而然就會往那個方向成前進,

如果標準放的普通,那最多就只會是那個樣子,

因此標準放高一點很重要,不要害怕別人的嘲笑。

大學時期我用來準備考試的時間大約是兩年左右,

大概12月開始寫考古,一天寫一間學校的一年的考題。

我準備考試的時期,非常清楚元智沒有一個很強大的讀書環境,

因此我決定自己讀,

自己創造出強大的讀書環境,並時刻督促自己外面有很多考試怪物,

他們很聰明而我沒有,我再不努力就真的什麼都沒有。

大碩化工所師資推薦&書審推薦

林隆老師|單操輸送|化動化熱

非常感謝老師對化工界的付出,

儘管老師本身就已經很忙還要撥空來為我們提供課程,

而且最一開始開始讀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東西,

但因為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讓我更有動力繼續讀下去。

另外~還要非常感謝老師有開免費的直播課,這個直播課程對我的幫助真的非常大,

直播課可以快速地讓學生們知道自己之前讀的東西到底哪裡不熟不清楚,

雖然有時候挫折感很重,但我覺得這是最有效的練習方式,

而且還可以私底下問老師問題,老師真的會親自答覆,

這個部份真的非常感謝林隆老師。

課名 師資 試聽
化工所
TKB師資
化動化熱
林隆老師
單操輸送
林隆老師
工程數學
周易老師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