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系上的學長姐們無論是考財金所、工工所、統研所,甚至跨考資工所的,幾乎都是補這間。正如張翔老師上課時常說的:「摧枯拉朽的榜單,其實就說明了一切。」
當初在面授、數位以及雲端課程之間猶豫了一陣子,最後還是為了方便選擇了雲端。雖然價格稍微高一些,但方便性真的讓人覺得物超所值,而且幾乎不會有卡頓的情況發生。
各科基本上就是要跟著老師的進度走,越早開始準備越好。我自己就是個血淋淋的反面例子。如果自制力不夠,真的建議選面授班,把它當作國中會考衝刺班一樣對待才行。
面試方面,我考完筆試後覺得應該要重考了,所以完全沒有提前準備備審資料。一階放榜後隔天才開始準備,真的非常趕。兩間學校距離資料繳交和面試時間都不到一週。因此建議無論如何都要提前準備面試資料,避免臨時抱佛腳。
統計學程的面試由三位教授進行,兩個黑臉、一個白臉。面試流程是先進行五分鐘自我介紹,接著問我最常用什麼程式、寫過多少行程式碼,以及印象深刻的套件。之後開始問專題內容,途中要求我用英文介紹專題,這題直接讓我當機,完全沒料到會有這個問題。最後問我想選哪個研究領域。面試分數大約70到80分,應該就是被英文介紹那題拉低了不少。
身為統研落榜的例子,我只能分享一下台大兩間的考試情況。統計學程部分只考統計學和英文。今年的統計學明顯比歷屆難,我當下有些題目完全不知如何下手,考到了迴歸和概似函數,最後一題還涉及共變異數與向量,直接放空。但最後算是低空飛過,進入二階。英文不計分,但有一階的門檻標準。單字難度爆炸,其他部分還算可以接受。
健拓所的統計學考了大量的 ANOVA 和迴歸、最大概似函數以及報表判讀。我迴歸和最大概似函數準備不足,直接崩潰。基數部分則相對簡單,考卷上15題只卡了一題,但自己有點緊張,沒寫完之外,該拿的分數也有些漏掉。英文部分計分,佔比60%,難度比統計學程簡單,但單字依然不容易。時隔3年再碰英文,差距真的很明顯。最後算是中規中矩地進入二階。
健拓所的面試由四位教授組成,呈現ㄇ字型座位,由李文宗教授負責提問。流程是先用1分鐘進行自我介紹,接著問我 Lasso 迴歸的原理、除了二次迴歸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變數之間的非線性問題,以及是否讀過英文期刊。
羅吉斯迴歸的部分,講到一半就被打斷,直接問如何估計參數。最後有位女教授稱讚我表現不錯,不確定是在扮白臉還是拉學生。面試分數95分,這分數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總之算是幸運撈到一個機會。
因為大一、大二太混了,大一上學期修系上號稱最容易過的統計學(一),結果還是被當,微積分(一)也沒過,只拿了11學分。這導致後來修機率論時,還得重修微積分(一)。最後顧好了微積分(一),卻沒顧好機率論,擋修了接下來的數統(一)和數統(二)。總結來說,就是我太混了,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別人到了大三上就把系上的重點必修修完了,而我直到大三下才第一次修到數統(一),偏偏老師換成了系上的「大刀」。加上我覺得即使畢業了,也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什麼工作,還不如考個研究所,累積實力的同時把數統(一)穩穩拿下。於是,我決定報考統研所並補習。
這段準備過程對我來說算是滿漫長的,也是我大學四年中最認真的一段時間(可能只是因為其他時間太混了)。我個人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建議報面授班,跟著老師一步一腳印學習,一定會比我強很多。讀書之餘,放鬆的方式最好選擇運動,不要像我一樣打電腦,搞得心理和身體都不健康。
雖然最後清大、成大、政大有考數統的學校我都落榜了哈哈,但我還是想感謝李昱老師。李昱老師不僅在課業上提供幫助,在後續選擇報考學校,以及台大一階通過後的面試準備上,也都給予我很多鼓勵、安慰和建議,真的帶給我很大的支持和安全感,讓我順利正取台大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
此外,李昱老師上課時會補充許多故事和解題秘訣,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對我應付學校數統考試以及研究所考試都有很大幫助。最後真的很感謝李昱老師,讓我對機率論和數統有了全新的認知。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也一掃我之前機率論被當兩次的陰影。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