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BGO

研究所考試心得 | 113年清華大學 化學所 蘇O昇

研究所考試89
123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 化學所
考取學校 - 中興大學 化學所
考取學校 - 成功大學 化學所
考取學校 - 中正大學 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原學校 國立成功大學

選擇 TKB 的理由

TKB 提供了完整的配套課程,化學系四大主科及題庫課程內容十分全面。老師們不會因為各章節重要性的不同而有所偏廢,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充分的講解。

對於我這種在台南讀大學畢業後回到桃園繼續備考的學生來說,TKB 的課程設置非常合適。無論你在哪裡報名,都可以在其他門市尋求協助,這種靈活性很適合需要南北奔波的學生。

此外,由於我有工作需求,無法到實體教室甚至數位學堂學習,但 TKB 仍然提供了雲端系統作為選擇。這個雲端系統的介面非常新穎,看得出經常進行維護。

起初我擔心錄影品質可能有問題,但事實證明音質和畫面都很清晰,不會出現看到一半畫質突然變差或聲音脫軌的情況。系統還會自動記錄你的學習進度,這點很貼心。

課程結束後,老師們都會認真回應學生的問題。題庫資源和詳解也很完整,這使得我能夠獨立準備,不一定需要參加讀書會或與朋友討論也能取得不錯的學習成果!

台大化學研究所準備方法

我將按照準備的順序來介紹各主科。之所以這樣排列,是因為化學所各主科之間關聯性很高,並非完全獨立。往往需要某一科達到一定程度,另一科才能學得更好。

有機化學

對於第一次接觸化學系科目的我來說,這是最令人頭痛的一科。研究所考試涵蓋了大量人名、反應程序和其他零散觀念,很容易讓人不知從何下手。

即便能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也不足以應付需要快速反應的研究所考試。

我的建議是:

  • 初期先把課程儘早看完一遍。每堂課後,盡量在當天複習和回想課程內容。試著說服自己為什麼反應會這樣進行,而不是走其他路徑。這個階段不需要做太多練習題,因為那會拖慢進度。先求能全面理解概念和老師提到的經典代表題即可。
  • 課程結束後,配合原文書的分章節習題練習。這也是潘弈老師強調的重點。老師認為不應在完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直接寫考古題,我認為這很有道理。
  • 最後一個月左右,待分章試題練習得差不多時,再來應對研究所跨章節的考題。如果前面的練習題做得好,觀念自然能融會貫通,也能舉一反三。切記不要急躁,只練考古題是沒有用的。
物理化學

我把這科排在第二位,是因為無機化學主要會用到物化中的量子化學部分,而分析化學涉及的範圍更廣,無法簡單帶過。

準備方法同樣分為三個階段:

  • 這一科可以視為國高中的數學,重點在於熟練。特別是熱力學部分,強烈建議要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除了看過之外,還必須自己在白紙上重新推導一遍。如果過一段時間忘記了,就再推一次。
  • 張北城老師另外準備了幾本題本,可作為第二階段的練習材料。建議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練習幾個題目,各章節都要涉及,以培養考試手感。量子化學部分則要注重概念理解。
  • 我建議同時參考原文書和老師的筆記。老師的筆記排版有序,兩相對照,能讓你對概念有更完整的掌握。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的準備同樣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我想特別提出初期如何訓練分子群的判斷和徵表。潘奕老師上課時會解說徵表的各項組成,進而導入各個群的解說和範例。

起初,我也試著死記樹狀圖判斷法來辨別分子群,但這絕非長久之計,因為考試需要迅速反應且要求正確。

我建議多看看老師講義中各個群分子的範例圖,並將其與上課所強調的判斷觀念聯想在一起。若忘記了原則,可以再回去翻翻筆記。

看多了圖片,自然就能知道這個群大致會呈現什麼樣子,因為它們都有共通性。善用潘奕老師所說的「以圖像記憶」精髓。

第二階段練習題,我則是做Miessler課本習題和老師講義後面的習題,這樣就很完整了。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對本系學生來說我想應該也是很頭痛難耐的科目,畢竟這門課幾乎沒有明確範圍可言。出題老師很有可能以他研究常用的儀器或分析方法出題。

舉例來說,成大曾出過Mössbauer spectroscopy的題目,很明顯就是某位老師常用的分析方法。雖然無法完全掌握範圍,但共同基礎範圍還是得要掌握。

我認為張北城老師的上課筆記和講義內容已概括了你應該知道的共同基本內容。

在此,我建議第一階段仍是儘可能提早完成正課內容,並且在每堂課結束後要記得複習和重新理解老師上課所帶的範例題。

第二階段則有所不同,我不贊成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大量練習題,畢竟分析練習題的CP值很低。能夠考的內容和出題方式實在太多了。比如練習名詞解釋的題目,我認為這類題目沒有一致的標準答案,而且寫一堆文字敘述太浪費時間了。

每個老師希望你能寫出的重點可能不同,我反倒認為這一科直接解各校考古題,並多搭配Skoog分析原文書和補習班上課筆記,多看個幾遍刻到心裡還比較重要。

最後,以上四科學習完畢後,題庫班的使用也很重要。四大主科各個老師都會在每年考古題後面附上詳解,上課時有利於快速帶過考點,並且額外補充一些正課內容沒提到但考題意外出現的觀念,快速帶你跑過一遍好幾回的考古題。

題庫班的年份也非常充足,不怕不夠,只怕你不寫。

心路歷程

決定跨考的原因是為了擴大未來的工作選擇領域。原本我就讀於高師大化學系,但轉學考的結果不如預期,所以選擇了另一個科系。不過,幸運的是,我還能透過修讀他系的課程來彌補這份缺憾。畢業後,我開始自備研究所考試,因為自己沒有資源和人脈,能夠自行獲取完整學習管道變得非常重要。

所幸 TKB 提供的師資和練習資源都非常完善,老師們甚至會指引額外的學習資源,讓我像本科生一樣知道該閱讀哪些書籍。此外,我也很感謝自己的沉著與冷靜。我不會去關心他人的準備進度,因為只要自己規劃得當,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才是最重要的。

考過轉學考的經驗,也讓我對於大型考試不再怯場。考試時,我能像在家解題一樣自在,因為我清楚自己讀研究所的目的,就是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走上學術研究的道路。目標明確後,才能毫不猶豫地向前邁進。

以下是我備考的三個階段,供大家參考:

  • 第一階段:
  • 力求早點完成所有課程,同時兼顧回家複習與理解。

  • 第二階段:
  • 配合原文書的題目與筆記邊讀邊練習。我不建議直接解考古題(除了分析化學),原因是考古題每個章節可能只出現一題,有時甚至是跨多章節的觀念。

    某些年份的考題會偏向特定章節,沒有人能保證考試不會出現 "驚喜" 來考倒你,這樣很可能導致失利。

  • 第三階段:
  • 配合題庫班老師所複習的觀念,將題目和解答帶回家反覆練習,熟悉真實考試的情境。

    這樣的備考過程,不僅讓我保持穩定的進度,也讓我在面對考試時更加自信。

大碩化學所師資推薦:潘奕、張北城

有機及無機化學-潘奕老師

老師非常注重打好基礎,並不像一般對補習班老師的刻板印象中那樣,強調特解或快速解法。個人認為,理工科許多科目都應該如此。

過去我自學有機化學時,過於鑽牛角尖,讀原文書時試圖深入理解每一字一句,仿佛在讀文科書籍。這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也常常因為過度解讀而導致錯誤理解,使我對有機和無機化學的興趣大減。

然而,潘奕老師強調的「圖像式思考」讓我受益匪淺,尤其在面對剛入門無機化學時,遇到的點群分析等難題,以及有機化學中的反應機構,這種思考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老師的每個章節都有詳細的板書和重點補充,這不僅對考試有幫助,老師教的方法和觀念對於之後的原文書閱讀和研究所課程也有很大的助益。

物化及分析化學-張北城老師

老師的教學由淺入深,這對於一個跨考生來說尤其重要。在化學系更專業的科目中,像是量化分析、儀器分析等,這些科目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掌握的。但透過老師整理得井然有序的筆記和講義,依然能建立一定的基礎,對這些科目有清晰的輪廓。

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了好的入門管道,再加上個人對原文書的閱讀習慣,自然而然就能取得顯著的進步!

課名 師資 試聽
化學所
TKB師資
普通化學
潘奕老師
有機化學
潘奕老師
無機化學
潘奕老師
物理化學
張北城老師
分析儀分
張北城老師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