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 |113年政治大學資管所 蔡O玄

研究所考試2024-07-04237
123
考取學校 - 政治大學資管所
原學校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選擇 TKB 的理由

選擇大碩主要有三個原因:歷年榜單、行政人員的服務、以及錄影帶的品質。

  1. 歷年榜單
  2. 在選擇補習班時,我首先比較了多家補習班的榜單,發現我要報考的系所,大碩的榜單最為優秀。身邊也有學長姐透過大碩考上了心目中的學校,因此我進一步與大碩的校園負責人聯絡,預約試聽。

  3. 行政人員
  4. 這裡特別推薦我的校園負責人。她的服務非常周到,會為面談準備資料,並且在面談時不會強推課程,而是專心聆聽我的需求,並根據需求和在校排名狀況給出建議,讓我進一步試聽。

  5. 錄影品質
  6. 我試聽了多家補習班,大碩的畫面品質是最好的。相比其他補習班的錄影,經常會有爆音的問題,大碩的影片畫面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考慮到我的時間安排,大部分時間都會使用數位學堂上課,最終選擇了大碩。

政大資管所準備方法

資管所|考試科目的準備要領
  1. 計算機概論 (計概)
  2. 計概可分為三個部分:基本計概、數位邏輯和作業系統。

    準備基本計概和數位邏輯時,建議搭配計概原文書複習。選擇目標校系使用的書籍,這樣在考試時可能會遇到補習班沒教但原文書提到的內容,也有助於熟悉專有名詞的中英對照。

    準備作業系統時,一定要搭配「恐龍本」(指經典的作業系統教科書)複習。如果能讀完恐龍本,作業系統的準備就差不多了。

    計概還包括機器學習、設計模式等內容。可以閱讀IT鐵人賽系列的文章,快速補充這些知識。

  3. 資料結構
  4. 由於我考的是 MIS 組,資料結構只會在計概中考較基礎的題目,所以我只讀了洪毅老師的上課內容,沒有特別補充其他資料。不過我建議每次上完課後,把筆記蓋起來,實際上機實作。

    這邊推薦使用 C++(較多學校會考)。如果有餘力,可以多練習 C(成大或中山)和 Java(中央),最後才是 Python(較少考,但很常使用)。

  5. 管理資訊系統(MIS)
  6. 準備 MIS 時,我建議先把丁棋老師給的理論內容背熟。然後自己或與讀書會同學進行大量案例研究,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案例分析中。

    可以把分析結果傳給老師討論如何寫得更好。每週進行 2~3 次,持續 2~3 個月,就能掌握 MIS 的基本思考邏輯,同時累積案例分析和理論應用的經驗。

    接下來,保持這個習慣直到題庫班,把申論題的書寫架構練好就可以了。 準備 MIS 有幾個重點:

    (1)如何運用理論分析事件。理論部分除了上課內容,可以搭配 Laudon 或林東清的 MIS 教科書來豐富理論知識。分析能力則可以通過閱讀後用理論進行案例研究來訓練。

    (2)累積案例庫需要大量閱讀期刊、雜誌或專書。這部分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但到後面通常閱讀一次就能快速分析事件,並將其納入自己的案例庫中。

    (3)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可以參考大家推薦的專書。例如我之前遇到平台經濟的題目不會寫,就去看了《平台革命》這本書。閱讀專書是我認為最快速累積理論知識的方法之一。

  7. 管理資訊系統(MIS)
  8. 準備 MIS 時,我建議先把丁棋老師給的理論內容背熟。然後自己或與讀書會同學進行大量案例研究,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案例分析中。

    可以把分析結果傳給老師討論如何寫得更好。每週進行 2~3 次,持續 2~3 個月,就能掌握 MIS 的基本思考邏輯,同時累積案例分析和理論應用的經驗。

    接下來,保持這個習慣直到題庫班,把申論題的書寫架構練好就可以了。 準備 MIS 有幾個重點:

    (1)如何運用理論分析事件。理論部分除了上課內容,可以搭配 Laudon 或林東清的 MIS 教科書來豐富理論知識。分析能力則可以通過閱讀後用理論進行案例研究來訓練。

    (2)累積案例庫需要大量閱讀期刊、雜誌或專書。這部分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但到後面通常閱讀一次就能快速分析事件,並將其納入自己的案例庫中。

    (3)遇到不會的題目時,可以參考大家推薦的專書。例如我之前遇到平台經濟的題目不會寫,就去看了《平台革命》這本書。閱讀專書是我認為最快速累積理論知識的方法之一。

  9. 網路、資料庫
  10. 網路與資料庫需要在網上搜尋大量額外知識。現在考題越來越新,但補習班的這兩門課程還是2018年的版本,已經逐漸跟不上考題,例如分散式資料庫、網路協議的細節等。所以我主要是找網路資源來補充這方面的知識。

  11. 英文
  12. 英文是 Eric 老師教的。基本上老師也知道英文在研究所考試中佔比不重,所以上課大部分都在教考試技巧。其中幾個技巧我覺得很實用,但是英文能力已經達到中上程度的人才比較容易使用。因此,英文能力較弱的人,我建議還是以補充單字、加強文法能力為主。

心路歷程

學歷背景

就讀於台中某國立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輔系資訊工學系。系排名為 26%。

  1. 比賽經驗:參加過 Line Fresh 校園競賽。
  2. 工作經驗:擔任過電商編輯助理。
  3. 社團經歷:曾任系學會公關長、會長。
  4. 專題經驗:完成國企系行銷研究專題和資工系社群平台實作專題。
報考動機

因參加商圈數位轉型的黑客松比賽,開始對資訊管理產生興趣。大二時輔系選擇資工系,但發現自己並不想走純技術路線,而是希望往數位轉型顧問的方向發展,因此決定報考資訊管理研究所。

考試準備時間

我從大三寒假開始準備,同時還要兼顧輔系課程、系學會會長職務,以及因家庭因素需要同時兼任三份課輔老師的工作。因此,我將準備週期延長至一年。由於部分老師不開放雲端課程,加上我認為在雲端上課容易分心,所以我選擇全程使用數位學堂上課。

大三下~暑假前

強烈建議大家盡可能在大三下就開始減少工作和社團的時間投入。當時我的行程安排從週一到週五,早上 8 點到晚上 10 點幾乎全部排滿,現在回想起來都不敢相信自己是如何撐過來的。

這段時間,我每天都會安排一堂大碩的課程,課外的讀書時間約為 3 小時,主要目標是先熟悉計算機概論、資料結構與管理資訊系統。

暑假

暑假開始上網路和資料庫課程,但因補習班課程偏向公職考試,我只上了約三分之一。之後開始利用網路上的開放式課程(OCW)來補充不足的部分。不過,林偉老師的講義在資訊安全方面編寫得相當完整,這部分值得多加研讀。

這時因卸任系學會職務而多出一些時間,但仍持續接工作。平日的作息大致如下:
8:00-12:00 工作
12:30-17:50 大碩課程
19:30-22:30 自主讀書
假日則將早上時間用於讀書。

大四上~考前一個月

此時資工輔系所需學分已修畢,大碩課程也只剩題庫班。日常不是在工作就是在讀書,每天讀書時間約 6-8 小時,主要在寫考古題。這段時間我寫了 107-112 年的考古題。

因為同時報考七所學校,總共寫了約 30 份考古題(清大資訊應用研究所部分年份沒有出題)。

考前一個月~考試

這段時間我暫停所有工作,專心準備考試。每天讀書時間增加到 8-10 小時。重點是複習台大、政大、成大、中央的考古題,觀念不清楚的地方就再次複習。

中山和政大的題目變化較少,所以寫一遍再熟讀基本觀念基本上就準備充分了。

考試時切記不要太緊張。今年考台大時,我就因為過度緊張而失誤,錯失了基本題。若答對的話,分數應該足以進入面試。

大碩資管所師資推薦:丁祺老師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最感謝的是丁祺老師。老師不僅教學能力出色,還對學生盡心盡力。他甚至會幫同學組織讀書會和舉辦模擬考試,這份用心讓我深感感激!

老我記得最深刻的是,老師給了我往上挑戰的勇氣。在 12 月要報名考試時,政大和中興的考試日期撞期了。由於我一直對自己的考試能力缺乏信心,原本打算報名中興的考試。但在報名前,老師舉辦的模擬考結果出爐了。

當時看到自己在全國排名中位居個位數,這讓我鼓起勇氣報名了政大。現在我已經進入政大的備取安全範圍內,這段經歷讓我有機會前往自己夢想中的學校。

我真的非常感謝老師,以及協助舉辦模擬考的助教們!他們的付出不僅提升了我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我的自信心,讓我敢於追求更高的目標。這份鼓勵和支持,對我的學習之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課名 師資 試聽
資管所
TKB師資
MIS
丁祺老師
計算機概論
劉逸老師
資料結構
洪逸老師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