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在準備研究所考試的過程中,
我深知選對一個適合的補習班,會對學習效率與上榜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經過多方比較與了解後,我決定以TKB作為我的備考夥伴。
TKB擁有堅強的師資陣容。
講師們不僅教學經驗豐富,更能精準掌握考試重點,將複雜的概念化繁為簡,
幫助我在短時間內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課程規劃也非常系統化,
從基礎觀念的建立到考前的總複習,
每一階段都有清楚的方向與完善的配套,讓我能夠穩扎穩打地持續進步。
此外,TKB提供的學習資源相當豐富,包含歷屆試題、模擬考、線上測驗與輔導講座。
這些工具不僅讓我能隨時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也大幅提升了我的應試能力。
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TKB更貼心地提供實體與線上並行的彈性學習模式,
讓我即使在時間或地點不方便的情況下,也能持續學習、不脫節。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TKB的學習服務非常到位。
從課程諮詢到讀書計畫安排,都有專人提供建議與協助,讓我在備考的路上感到踏實且受到支持。
陽明交大資財所乙組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交大資財|中央企管|中興財金|北大金融考題難度分享
經濟題型相對固定,難易度適中,從考古題中可以觀察出來幾乎每個範圍都會考到。
某些題目可能需要練習過一兩次才會知道解題方式,但這類題目佔比較少。
總體經濟部分經常考凱因斯模型,尤其是開放體系的題型,一定要非常熟悉,
看到題目就要能判斷出是屬於哪個學派、使用哪個模型。
統計題中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證明題,務必要準備。
對簡單線性迴歸要非常熟悉(包含虛擬變數),通常最後一題都是相關題型,需要多加練習。
數理統計部分不用準備得太深入,但基本的機率收斂、分配收斂、大數法則等,不僅要會證明,
也要知道怎麼應用。整體難度為中等偏易。
題型固定,但每年涵蓋範圍廣泛,幾乎沒有特別偏重的章節,
因此建議多加練習考古題,強化各單元間的轉換與運用能力。
題目數量較多,作答時不能在單一題目上花太多時間。
統計相對簡單,前半部為選擇題,需熟悉基本觀念才能順利解題。
例如信賴區間的寬度與信心水準、樣本數之間的關係等。
只要基本觀念理解清楚,作答難度不高。
題型大多參考歷屆考古題,考試前務必練熟。
整體難度中偏下,但計算量較大,需要耐心作答。
雖然凱因斯模型在近十年出現次數不多,仍需略作準備。
此外,每年幾乎都會出一題與經濟成長有關的題目。
統計相對簡單,前半部為選擇題,需熟悉基本觀念才能順利解題。
例如信賴區間的寬度與信心水準、樣本數之間的關係等。
只要基本觀念理解清楚,作答難度不高。
相較一般財金組的考卷,題型以問答題為主,
出題單元也較為發散,因此準備上會比較困難。
歷年來常考的主題包括碳權與獨占性競爭,
這兩個主題的圖形繪製要熟練,並且需搭配文字說明,整體難度屬於中上。
統計難度偏簡單,各單元均有出題,但不會考得太深入。
數統部分的證明題需要略作準備即可。
考科時間安排
當時因為還有打工,加上自己有點懶得一直到處跑,便果斷選擇雲端課程。
基本上每天的學習極限是6小時,也就是上完正課就休息,幾乎沒有多做複習和練習。
原本預計暑假可以將正課全部上完,但後來發現這樣的進度可能要到12月才結束,
因此我便稍微規劃了一下每週需要完成的進度,最終也順利在開學前把所有課程上完。
大四上我所選的課程都相對輕鬆,幾乎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學校課業上,於是我將重心轉向研究所的準備。
也因為在暑假期間發現無法兼顧打工與備考,一開學就毅然辭去了工作,開始每天準時到圖書館報到。
剛開始複習課程時,才發現經濟完全記不起來,後悔暑假沒有多花時間寫題目。
就連最基本的「最佳效用」計算也得看解答才能一步步寫出來,總體經濟更是一個觀念都不記得。
不過當時沒有多想,就依照自己的節奏慢慢複習。
相比之下,統計部分就穩定許多,也因為寫統計題讓我心情愉快,所以進行得相對順利。
大概到了10月左右,意識到經濟進度嚴重落後,於是果斷拉長經濟的讀書時間。
每天讀書時間延長到8~9小時,其中有7小時都在讀經濟。
我每天一到圖書館就開始寫題目、檢討錯誤,甚至把教學影片重新看過一遍。
直到覺得進度差不多了,才開始重新回到統計。
雖然統計這段時間幾乎沒怎麼複習,但幸好還能順利解題。
進入衝刺階段後,我開始密集地寫考古題。
每天安排每科各寫兩份,寫完就立即檢討。
經濟部分檢討後,會再針對較不熟悉的單元回去複習;
統計部分則開始寫700題練習題,每個單元大約寫四頁,再進行下一個單元,直到圖書館關門為止。
這段期間可說是把自己徹底榨乾,
每天早上八點起床、晚上十一點收工,沒有其他娛樂活動,每週只讓自己休息半天。
考前最大的挑戰就是春節期間,必須跟著家人四處拜年,導致讀書時間大幅減少。
為了應對這段時間,我在過年前一週就先把進度排好,
也刻意排得寬鬆一點,避免達不到進度而產生內疚感。
經歷了這段漫長而密集的備考旅程,
現在回頭看,真的覺得這一路上的堅持與努力,全都值得。
陽明交大乙組面試題目分享
- 第一關(5分鐘):
自我介紹30秒,後續多半針對個人簡介以、成績單、就讀動機等等為主 - 第二關(5分鐘):
英文自我介紹30秒,後續針對財管、統計等專業問題
心路歷程
一開始決定要考研究所的時候,內心其實充滿不確定。
曾經懷疑自己能不能撐過這麼多科目的壓力,
也想過是不是應該直接進入職場,這樣的選擇到底對不對。
但當真正投入準備後,我發現,只要一步步往前走,
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能帶來莫大的信心。
過程中充滿挑戰——時間壓力、讀書遇到瓶頸、情緒低落,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但這段時間,我學會了如何安排讀書進度、如何調整心態,
也懂得在累的時候給自己一點喘息的空間。
這些經歷不只是為了考上,更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與有耐心。
考試當天,我告訴自己:「我已經準備好了,只要穩穩發揮就好。」
當我看到榜單的那一刻,眼淚真的忍不住掉下來,
那是對自己的肯定,也是對過去那些努力時光的回應。
最後想說:這段路真的不輕鬆,
但如果你願意相信自己、願意持續努力,成果終將不負期待。
大碩資財所師資推薦:
感謝張翔老師,讓我對統計學的興趣更進一步。
上課相當有趣,觀念講解也非常清晰。雖然是隔著電腦螢幕上課,
但仍能深刻感受到老師對教學的熱情,以及他想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的用心。
老師常常說:「築夢的過程,才是夢想的價值。」
在準備的期間,我深刻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與求知若渴的心情。
謝謝老師讓我重新燃起對學習的熱情。
感謝王達昌老師,讓我對經濟學更加熟悉。
老師在每個觀念上都講解得非常清楚,
並常鼓勵我們自己去嘗試,不是一味地灌輸概念。
對一個不擅長記憶的學生來說,這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我可以感受到老師非常在乎學生,
遇到問題時會和學生一起討論,所給的建議也十分準確。
最讓我感動的是,網站上的資源非常豐富,無論是基礎還是補充課程都十分齊全。
只要有不理解的觀念,網站上幾乎都能找到解答。
大碩資財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資財所
|
TKB專業師資
|
|
經濟學
|
王達昌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