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從萌生報名補習班以準備研究所考試的念頭開始,
到最終決定前往TKB進行試聽,實際體驗後,
我才深刻感受到TKB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師資陣容。
此外,TKB的教學環境寬敞明亮,設備齊全,
讓人能夠全心投入於課程之中。
成大工程科學研究所(甲組)考試考科準備
對我而言,學習電子學的關鍵在於循序漸進。
首先,最重要的是去熟悉並理解老師的上課筆記,打好基礎觀念,
像是BJT、MOSFET和差動放大器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參數。
此外,老師的筆記涵蓋許多解題技巧,解此應對各種題型。
接著,進入運算放大器和信號產生器等章節,這邊包含各種應用電路,
只要熟悉推導流程,並透過反覆練習來加深理解,便能逐漸得心應手。
自動控制中,最基礎的就是轉移函數,所以拉氏轉換的應用要非常熟練。
暫態響應的特性應用很廣泛,因此各個性質的公式都是考試著重點。
接著是畫圖的部分:
- 根軌跡
- 波德圖
- 奈奎斯特圖
這三種的作圖流程必須確實地理解,才能快速完成題目。
最後是現代控制的部分,有許多矩陣的表示法要去記憶,此外矩陣在處理上計算量較多,
因此這邊解題時要比較注意,以免一處疏漏導致整個題目失分。
而物理系統則較為單純,只要利用各個系統元件的基本公式,就能建構出動態方程式。
有些學校自動控制的題目較多,因此考試時間要合理分配,
對我來說,我會先把判斷穩定度、計算gain margin、計算穩態誤差等基礎題先完成,
接著再處理畫圖的部分,最後才是不懂的難題或是選擇題。
工程數學前面主要的章節分別是微分方程和拉氏轉換,
這兩章在自動控制中很常被使用,而且考題大部分都偏基礎,
所以只要多練習題目,基本可以在考場上順利拿分。
接著是傅立葉的部分,以級數的題目來說,要先判斷函數的奇偶性,
然後利用三角函數的積分得出各項係數,
因為積分有時會很複雜,因此做題時我會多加留意計算;
而傅立葉轉換有很多性質與拉氏轉換十分相似,可以此幫助記憶。
最後是偏微分方程,根據題目的不同,要利用不同種方法解方程,
比如變數分離法、特徵函數展開和傅立葉變換等,
而這個章節的題目題型都很類似,我認為以特徵函數展開來求解最方便,
只要利用題目的邊界條件來代換並列出方程式,
接著藉由初始條件來做後續的處理便可以順利求解。
至於向量和複變函數的部分通常只有成大會考,考題也都是較為基礎類型,
因此這邊要去記憶的內容就是一些基本的定理和應用,
比如封閉曲面的積分可以用到高斯定理、瑕積分則可以使用留數定理,
這樣就可以較輕鬆的拿分。
每個學校線性代數的範圍都不太一樣,而且每個章節之間都互相關聯。
不過總體基礎的計算題考的較多,
像是求出矩陣特徵向量和特徵值的題目就是一定要獲得的分數,
而一些證明題或需要推導的題目就很仰賴基礎的觀念和平時的練習了。
心路歷程
備考研究所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
除了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更離不開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他們的理解與陪伴,往往是我在疲憊時繼續前行的動力。
然而,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作息的規劃與調整,
若沒有一套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往往會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因此,要去釐清優先順序,將每天的讀書進度與休息時間妥善安排,
才能發揮最大效益並提升效率,更能讓身心維持在最佳狀態。
最後,我也認識到,一昧地埋頭苦幹是很難完成一件事,
如何去合理的規劃才是更重要的課題。
大碩工科所(控制與通訊組)師資推薦:劉承
劉承老師的教學風格獨具匠心,讓課堂氣氛輕鬆活潑。
此外,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深入淺出,
能夠將電子學複雜的觀念轉化為清晰易懂的筆記,讓我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老師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令人印象深刻,
總能精準地抓住問題的核心,遇到要推導的地方,
邏輯和步驟條理分明,遇到需要記憶的內容,
也能高效完成題目。對於像我這種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
老師的教學不僅幫助我迅速建立扎實的基礎,
更讓我重拾對電子學的興趣,引領我一步步地突破難關。
工程科學研究所(控制與通訊組)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工科所
|
TKB師資
|
|
電子學
|
劉承老師
|
|
工程數學
|
周易老師
|
|
線性代數
|
周易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