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資管所最多人補,有比較厲害的師資。
當初在跟另外一家諮詢的時候發現他們比較偏向數位課程,
有一種從頭到尾都被放生的感覺,雖然TKB比較貴,
但我很喜歡面授課所以還是選擇了TKB。
而TKB也是最多學長姊跟同儕的選擇,比較有歸屬感。
台大資管所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我的目標一直是資管所,
主要也是朝資管所技術組的方向做準備,以下會分科敘述:
計概基本上算是資管所最重要的科目,
無論是資訊組或管理組佔的比重都很高。
那計概的特色是範圍很廣,除了正課的計組、OS、資結外,
也還包含了網路、資料庫、統計、AI、系統分析等。
我認為計組、OS、資結的部份,好好上洪逸老師的課,
把觀念搞懂、多做題目,其實就沒有甚麼問題了,
那其他部份我認為可以先寫個一到兩回想考學校的考古,
就可以大概知道說這學校考試的方向在哪。
除了TKB網路資料庫課程外,
我還有將學校之前的資料庫課本、
系統分析課本都拿出來看一次,
網路的部份也可以觀看線上的開放式課程教材,補充額外知識。
AI相關題目也是這幾年重點,
可以多看一些新聞以及技術相關文章,
也推薦台大李弘毅老師的yt頻道,可以了解相關知識。
>考古題那除了讀書內容之外,
我在寫考古的時候也會記錄沒看過的題目跟選項。
通常冷門的東西不會重複出現,
但是類似的概念可能會,因此若遇到不熟悉的觀念,
我就會去查相關的資料,並且將類似的東西記錄起來,
這時候chatgpt也會是你的好幫手,
多加利用可以大幅提升你的讀書效率。
資管所的考試範圍其實不大,
將洪逸老師上課東西看熟就好,
多寫幾回考古大概就可以知道哪些東西是資管所基本上不會考的,
知道後就可以多花點時間在常考的部份就好。
政大資管資結的部份講究的就是手速,
sorting演算法的code一定要計熟,
練習得時候記得計時,不然到時候容易寫不完,
然後要注意考試應該是只有4面A4可以寫,
所以要記得想辦法減少行數或字寫小一點。
中央資管資結的特色是很愛考java,
考前要記得複習語法。
然後網路的部份中央很愛從國考考題抄一模一樣的題目,
我今年就剛好有先看到防火牆那題,
所以資結有蠻大一部分的分數是來自那題。
我個人是沒有上MIS課程,
但考前我會去看商業週刊、IT經理人之類的雜誌,
可以從雜誌裡了解到一些社會上發生的事以及業界人士的看法,
對於台大MIS我覺得蠻有幫助的。
心路歷程
作為重考生,與其他人相比,我確實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專注於讀書,
但這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
第一年考試時,我甚至未能錄取原校,
不是備取在天邊的位置就是直接被刷掉,
也因此我在第二年也更加認真的準備。
由於資管所考試範圍很廣,很多人會認為說我可以放一點放一點掉,
準備大範圍就好,我第一年就是有這樣的心態,
這些被忽略的細節最終累積成為一個巨大的缺口,
我覺得也是我沒考好的主要原因,
也因此我認為最重要的也是不要有僥倖的心態,
同時考古題一定要多做,熟悉考試的方向,才可以有機會考好。
大碩商研所師資推薦:洪逸
我最想感謝的是洪逸老師,
我在考研過程中一直是朝資管所技術組的方向做準備,
也因此資料結構、計算機概論一直是我重點準備的科目。
一直以來我都是上實體課程,雖然實體課程每次都動輒3.4小時起跳,
甚至資結一次要8小時,但老師還是整堂課都保有熱情,
同時也會在課堂中穿插些幽默的語句,讓學習的過程不會枯燥。
老師的專業能力更是不容置疑,許多困惑已久的難題、複雜的概念,
老師都能夠清晰的講解,同時也會教島我們實用的讀書以及考試技巧。
特別是在上計算機概論題庫班時,老師總是會額外補充許多知識,
也讓我們在課堂中學到更多。
大碩資管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資管所
|
TKB專業師資
|
|
計算機概論
|
洪逸老師
|
|
資料結構
|
洪逸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