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在決定補習班之前,我查閱了非常多網路文章、心得分享與評價,反覆比較之後,最後選擇了TKB。
原因是TKB在資工領域的六大科目中,擁有最完整、最專業的師資團隊。
每一科目都有專精且經驗豐富的老師負責教學,不僅能深入淺出地講解各種艱澀難懂的概念,
還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清晰的解題方法與應試技巧。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彼此分工明確、搭配緊密,
讓我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能夠全面提升實力,不會有任何一科出現弱點。
選擇TKB後,我更加確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這裡的老師真的能帶領學生一步步扎實前進,最終順利上榜。
清大資工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當初剛決定跨考資工時,其實內心非常不安,
因為我完全沒有相關背景,對資工六科幾乎是零基礎。
幸好後來選擇了TKB的課程,在這裡遇到了許多認真負責又專業的老師,
讓我在短時間內打下穩固的基礎,逐步建立起自信與實力。
資工所考科準備
數學方面,一開始我是上周易老師的線性代數。
老實說,在補習之前,我完全沒聽過線性代數這門課,對矩陣、向量等概念幾乎沒有任何印象。
但周易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厲害,他的課堂內容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夠輕鬆跟上。
特別是他挑選了很多課本以外的題目,這些題目看似困難,但經過老師的講解後,都能讓人恍然大悟。
每次上完課後,我都會回家再把老師講義與課堂筆記反覆複習一遍,慢慢地發現自己竟然能夠理解並掌握課程內容。
即使有時候複習時遇到卡關的地方,隔週上課時只要去詢問周易老師,他都會非常有耐心地一一解答,
完全不會因為問題簡單而敷衍,這對我幫助非常大。
從原本完全陌生,到後來對線性代數產生興趣,真的很感謝老師細心又深入的教學。
離散數學方面,我選擇的是林緯老師的課。
林老師的教學風格幽默風趣,上課節奏活潑輕快。
對我來說,離散數學原本是比較抽象又容易令人分心的一門課,
但因為老師的講課方式生動有趣,常常在我快分心的時候又能成功把注意力拉回來。
回家複習時,我會先依照老師講義中的分級設計,從基礎題目開始慢慢寫起,
等到基礎掌握得差不多之後,才再挑戰較難的題目。
林老師在課堂中也會不斷提醒我們哪些題型是基本功、哪些題型是進階必須掌握的範疇,
讓我在複習時有清楚的方向,不會盲目地練習題目,學習起來事半功倍。
在洪逸老師的帶領下,作業系統變得沒那麼難。
洪逸老師的整理非常仔細,課堂上的重點清楚分明,每個章節都有系統性的大綱,幫助我能快速掌握全局。
我每次複習時,都是先從洪老師的大綱開始,然後回想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如果有任何一個地方記不清楚,
我就會再回去翻老師的簡報,確保自己完全搞懂才會繼續往下讀。
這樣的反覆練習讓我對作業系統的整體架構有了清楚的理解,應付考試自然輕鬆許多。
張凡老師的計算機組織課程,則讓我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淺顯易懂」。
老師講解細膩,每一個抽象的概念,都能搭配簡報動畫,讓原本複雜難懂的內容變得具象化、容易吸收。
尤其老師的簡報設計得非常用心,不只是靜態的文字與圖表,而是透過動畫一步步展示每個運算流程,
例如加法器、乘法器、除法器的運作方式,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回家複習時,我也會自己把簡報內容完整跑過一遍,把每個流程牢記在心。
這樣的練習方式對於解題時幫助非常大,不僅提升了我的理解力,也讓我在寫題目時更加熟練。
資料結構部分,我是選擇洪逸老師的課程。雖然老師本身是以作業系統聞名,
但他在資料結構的教學上同樣非常用心,甚至會涵蓋到一些演算法的內容。
對於我這種跨考、幾乎沒有程式背景的學生來說,洪逸老師前兩堂課的內容幫助特別大。
他詳細介紹了基礎的程式概念與邏輯,讓我後續學習時不再感到無所適從。
如果背景跟我一樣完全沒學過程式,我會強烈建議一定要認真跟上洪逸老師前兩堂課的步驟,打穩基礎真的很重要。
演算法部分,我則是選擇林立宇老師的課程。
林老師的課程雖然只有八堂課,但涵蓋的內容卻非常完整。
他用系統化的方式將整個演算法領域梳理清楚,從基本的排序搜尋,
到後期較進階的DP(動態規劃)以及P=NP問題的推導分析,老師都講解得非常清晰。
如果在資料結構的部分有認真打好基礎,那麼學林立宇老師的演算法課程會感覺相對輕鬆。
特別是後期一些資料結構沒涵蓋到的演算法技巧,像是DP的狀態轉移設計,或者P=NP問題的理論探討,
一定要仔細聆聽並做好筆記。老師的教學內容不僅幫助我掌握應試重點,
也讓我理解到演算法背後的核心邏輯,對於整體的思維訓練提升非常大。
大碩資工所師資推薦:計算機組織與結構-張凡
當初因為我是跨考生,對資工六科完全沒有概念,一開始學習起來非常吃力。
還好遇到張凡老師,老師在課堂上鉅細靡遺地講解每一個觀念,讓我對計算機組織進步非常多。
特別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即使在課堂中間下課的時間也不會休息,總是坐在教室前面,等著學生上前提問。
無論是多麼簡單的問題,甚至是剛剛才講過的內容,老師依然非常有耐心地一再解釋,從來不會表現出絲毫不耐煩。
除了課堂知識以外,老師也樂於分享升學的經驗,甚至關心我們的人生方向,
願意花時間了解我們的困惑,提出中肯的建議。
張凡老師不只是一位專業又用心的老師,更是引導我跨越困境的重要貴人。
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幫助,讓我在學習路上更加有信心與動力!
心路歷程
考研究所是一條孤獨又漫長的道路。
一路上,會有來自各方的質疑與不安,
不只是來自家人或朋友的聲音,更多的時候,其實是來自自己內心深處的懷疑。
每天早起晚睡、反覆背誦與演練的時候,總會忍不住問自己:「我真的能考得上嗎?」「這條路真的適合我嗎?」
尤其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這些問題特別容易浮現在腦海之中。
比起課堂上艱澀的內容,最難克服的其實是自己內心的不安與動搖。
課業上的問題,只要願意緊跟老師的腳步、認真上課、反覆練習,再多問老師幾次,總是能找到答案。
但心裡的迷惘,卻是沒有人能替你解決的。
那種感覺,就好像獨自在無邊無際的汪洋中游泳,腳踩不到地,眼前看不見邊際,也沒有浮木可以依靠。
唯一能抓緊的,只有眼前的課本和筆記。於是你只能告訴自己,再累也要翻開書本,再煩躁也要做完今天的進度。
日復一日,靠著咬緊牙關、撐住意志,一點一滴地累積實力,直到能在心中感受到微微的踏實與進步。
這個過程,沒有人會替你承擔,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但它也正因如此,才格外珍貴。
而這一切,終將在考試結束的那一刻得到釋放。
無論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還是遺憾,那都是自己用汗水與努力換來的答案。
相信這些日子以來辛苦澆灌的種子,終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只要堅持到最後,專注當下,全力以赴,就有機會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
大資工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資工所
|
TKB師資
|
|
線性代數
|
周易老師
|
|
離散數學
|
林緯老師
|
|
計算機組織與結構
|
張凡
|
|
作業系統
|
洪逸
|
|
資料結構
|
洪逸老師
|
|
演算法
|
林立宇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