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激烈的醫學系申請,如何準備繁雜的書審資料與靈活的面試考題?我們特別整理了 114 年順利考取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的三位優秀學員(周同學、徐同學、林同學)的實戰經驗,從心態建設、讀書方法到最新的面試考古題,提供給未來的學弟妹最完整的備考指引。
免費填單諮詢醫學系專案一、為什麼選擇 TKB 甄戰?
在升學的關鍵時刻,專業的輔導能讓考生事半功倍。三位上榜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選擇 TKB 的關鍵原因:
- 資訊完整與扎實課程:林同學提到,TKB 對考情資訊的搜集非常完整,讓他不會漏掉升學細節;周同學也認為課程內容相當扎實,能有效應對考試。
- 以學生為本的客製化輔導:徐同學特別強調,這裡的老師願意花時間了解每位學生的特質與潛力,「這種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態度,讓我感受到滿滿的重視與支持。」
- 同儕共學的氛圍:周同學分享,能和有相同目標的戰友一起努力、互相練習,是成長最快的方式。
二、學科與書審資料準備:魔鬼藏在細節裡
1. 學科:回想記憶法與錯題本
林同學分享了一個極具效率的讀書方法——「回想讀書法」:
「在閱讀參考書後,我會將書闔上,用一張紙回想整個章節的內容,再翻開檢查沒記熟的地方加強記憶。」
此外,建立「錯題本」至關重要,考前只需針對這些盲點反覆檢驗,確保自己完全弄懂。
2. 書審資料:原創性與科技輔助
針對學習歷程與備審資料,徐同學建議:
- 心得要具體:實驗的學習歷程務必附上照片與數據佐證,心得與反思不能千篇一律,要能對應學系所需的能力。
- 避免過度依賴 AI 寫作:「盡量不要用 AI 去寫,因為它會寫的很怪。」建議多累積校外競賽、志工等多元經驗,這才是面試時能展現原創性的素材。
不過,AI 仍是很好的輔助工具。林同學分享了他的做法:「送出前再讓 ChatGPT 幫我檢查錯字,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善用工具檢查,但內容核心必須源自個人真實體驗。
三、面試實戰攻略:高醫醫學系考古題
1. 面試心態:把面試當成交流
周同學建議,面對教授時不用過度緊張,將個人題視為「聊聊天的輕鬆心態」,回答會比較自然,不像在背稿。若遇到教授追問或質疑,這只是壓力測試:
「不慌不忙地講出自己的想法就好,想像成面試委員只是在進行考試,不是針對你這個人提出質疑。」
2. 日常累積與模擬演練
為了應對廣泛的議題,林同學推薦平時可觀看「志祺七七」或「達特傑生」的影片來擴充知識庫。徐同學則強調模擬面試的重要性,不僅能適應正裝與臨場感,更能透過觀察隊友的回答,發現自己的盲點並將他人的優點轉化為自己的養分。
3. 必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口試題型
徐同學大方分享了 114 年高醫醫學系面試的實際題型,題目相當靈活,建議考生多方涉獵:
- 自我介紹與文化素養:最喜歡的戲劇或電影?為什麼?其中有什麼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
- 社會議題:對於「孤獨死」的看法,有什麼解決方式?
- 創意策展:你是萬國展覽會台灣館的主辦人,題目是「未來生命計劃」,你會用什麼面向介紹台灣?請設計三個劇場。
- 科技倫理:國際上 AI 應用最大的安全疑慮是什麼?如何解決?
- 情境題(醫療現場抉擇):
你去參加地震救難已連續工作 24 小時,疲勞到可能出現醫療疏失,此時又來了一位重症病患,上級問能不能再撐一下。
- 你會選擇休息還是繼續工作?
- 醫學生及年輕醫護人員會面對什麼類似問題?求助方式有哪些?
四、心路歷程與感謝
準備醫學系的過程充滿挑戰,徐同學坦言曾因面試成績不佳而懷疑自己,但透過補習班的衝刺課程與不斷練習,最終克服了恐懼。林同學特別感謝老師在一對一輔導中,修正了他的口語表達,讓他能將表面的題意拓展到更深層的面向。
正如周同學所言,這段日子裡最大的收穫,是從一開始的腦袋空白,到後來能自信地建構框架、融合時事。這份成長與錄取的喜悅,是給所有努力過的考生最好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