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系面試很慌張?陽明交大醫學系上榜心得:TKB甄戰如何化焦慮為自信
「一開始覺得醫學系面試完全不知道在考什麼...讓我十分慌張。」
「因為我平常沒有在關注類似的時事與醫療體系,整個過程都讓我很焦慮,覺得自己像個傻小白...」
這是許多醫學系考生共有的心聲。面對各校相異的考試型態、深奧的醫療議題,以及從未練習過的口說表達,焦慮和緊張感油然而生。然而,三位同樣經歷過這段焦慮、最終成功考取 113 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的張O容、陳O聖與蔡O萱同學,都提到了他們如何透過 TKB 甄戰,將這份慌張轉化為上榜的自信。
為什麼選擇TKB甄戰?關鍵在「專業師資」
當面臨升學的重大關卡時,許多人會尋求學長姊的經驗。張同學與蔡同學起初也是經由學姊推薦而選擇 TKB 甄戰。他們發現甄戰與其他補習班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其他補習班大多是找學長姊幫忙練習,而甄戰都是找「專業老師或醫師」來教學。
對於醫學系面試這種高度專業的領域,由真正的醫師或專業教師親自指導,能提供更深入的視野與觀點,而不僅是表層的經驗分享。這對於需要深度探討醫療倫理、健保制度或時事議題的面試來說,至關重要。
醫學系面試三大類型:TKB的全面準備策略
醫學系面試題型五花八門,從 MMI(多站式迷你面試)、PBL(團體面試)到個人面試,各校重點不同。TKB 甄戰的課程規劃涵蓋了多重情境應變、醫學倫理、醫學體系、時事解析到 PBL 演練,提供了極為充足的準備。
類型一:個人題與情境題
個人題(如挫折經驗、備審資料追問)和情境題(如醫病倫理困境)是面試的基本盤。學長姊建議,準備個人題時,可以多找題目或從備審資料延伸問題,和同學一起練習,歸納出自己的邏輯與答題架構。
至於多變的情境題,則可以建立一套答題模式,例如:「先同理對方立場 → 說之以理 → 提出解決方法」。透過吸取他人優點,建立公式化的回答模式能讓應答時更安心。
類型二:知識題與時事題
這是最容易讓考生「腦袋一片空白」的題型。準備策略是先看大量考古題,鎖定熱門議題,例如:
- 健保制度問題
- AI 是否會取代醫生?
- 醫療趨勢與新技術
針對這些問題去查資料、了解始末,並製作自己的看法與解方筆記,搭配老師的講義,就能從容應對。
類型三:MMI 與 PBL (團體面試)
MMI 的特點是需要「跑關」,更偏重議題與情境,考驗快速反應與邏輯組織能力。
PBL(團體面試)則看重團隊合作。陳同學分享,練習的重點在於:
- 肢體語言:發言時注視他人、專心傾聽。
- 有效發言:控制發言的頻率、時間與內容品質。
- 角色扮演:嘗試擔任主導討論的角色,會比較有優勢。
從慌張小白到自信上榜:學長姊的真實轉變
準備醫學系面試是一場馬拉松。張同學與蔡同學坦言,一開始覺得自己背景知識不足,非常焦慮。但在經過自己努力查資料、作筆記,以及大量的口說練習後,「面試技巧真的有成長」,也漸漸知道要如何回答,自信心便進入了正向循環。
陳同學也分享,來甄戰前,自己回答問題會緊張、僵硬、內容古板。但在多次上台練習和同學討論後,他變得能對任何社會議題侃侃而談,表達能力顯著提升。
他們一致認為,「說出口的練習」對面試十分有幫助。
不只是技巧,更是心靈的支持
除了專業的課程,TKB 甄戰的老師也提供了強大的心理支持。
張同學與蔡同學特別感謝班導師庭瑜老師,在課後不斷給予鼓勵,並積極協助解決問題,「有人依靠的感覺十分令人安心」。
陳同學則感謝周醫師在考前一個月,每週親自帶領自主練習,以醫師的專業角度分析情境,讓他們的理論應用更上一層樓。
如果你也正對醫學系面試感到一片空白,不妨參考學長姊的經驗,尋求專業的協助。只要肯補足知識、肯努力練習,你也能和他們一樣,看到自己的進步,自信地踏入考場!
心得來源:
醫學系準備心得〡113年考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醫學系_張O容
醫學系準備心得〡113年考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醫學系_蔡O萱
醫學系準備心得〡113年考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陽明校區)醫學系_陳O聖
文:江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