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倍率是什麼?學測落點分析終極指南

學測2025-04-2459640

一階篩選制度

個人申請入學,是一個 2 階段的甄試。

第一階段
檢定、篩選倍率、超額篩選
第二階段
指定項目內容(書審、面試、筆試、其它)

在第一階段,只看學測成績

學測成績需要經過 3 道標準程序,先檢定、後篩選倍率、再超額篩選

接下來就是第二階段,包含了筆試、口試、面試、書審與其它項目

那落點分析是什麼呢」

落點分析針對的不是檢定、超額篩選,而是篩選倍率

換句話說,我們在目標校系(例如台大國企),學校要看的倍率,我們有沒有機會通過。

台大國企個人申請簡章

落點分析前,我們先從簡章開始一步步來看。

我們以 113 年台大國企系為例,首要關注的重點,在於第一階段的檢定倍率

一間學校到底重視哪些科目,在此區塊都可以顯示出來。

再來,我們要注意日程的安排,到底什麼時候要繳交備審資料。

最後,我們要看「審查資料」項目,了解這間學校到底看什麼,或是二階要考什麼。

檢定條件

檢定是一個硬指標,學測成績分成「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共 5 個級距。

舉例來說,在台大國企,就要求英文頂標、數學A需要前標。

只要你的英文、數學A沒未達標準,就算其他成績再高,都不會通過這個志願。

因此,「檢定」意味著該科系要求的「最低門檻」

並不是說過了檢定就會申請成功喔!

台大國企|第一階段
科目 檢定 篩選倍率
國文
--
--
英文
頂標
2.5
數學A
前標
--
社會
--
--
國英數A社
--
3.5
學測五標
  • 頂標:成績位於第 88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前標:成績位於第 75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均標:成績位於第 50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後標:成績位於第 25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 底標:成績位於第 12 百分位數之考生級分

篩選倍率

篩選倍率是什麼呢? 要怎麼看篩選倍率呢?

台大國企個人申請簡章

以台大國企系為例,預計找 113 人來甄試,並錄取 45 人。

那究竟要如何找出甄試的 113 人呢?

規則如此,首先從大倍率開始篩選,「國英數A社」3.5 倍。

意思是,用「招生人數 45 人」乘以 3.5,找出「國英數A社」四科成績加總,最好的 157 人

接下來,英文要乘 2.5 倍,意旨要從上述 157 人中,再挑出英文最好的 113 人。

那「英文最好的 113 人,到底是幾級分?」

這個問題就是要猜,這就是落點分析要估算的成績。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英文倍率篩選時,同級分人數如果超過 113 人,那該怎麼辦?

這時候,就要推進到超額篩選。

超額篩選

什麼是「超額篩選」?

最低倍率篩選完後,發現同級分的篩選人數,還是超過該系原本的預訂甄試人數

各校系就會以簡章中「同級分超額篩選」的科目,再進行一輪篩選。

這個制度比較複雜,我們一步步帶各位了解。

假設台大國企系,看完英文 2.5 倍後,英文 14 級分以上共 100 人。

由於 100 人沒有超過原定甄試 113 人,所以可以再降一級來篩選

如果篩選到英文 13 級分又多 100 個人,這樣共有 200 名,比表訂 113 人多了 87 位名額。

到這裡就要進行超額篩選,從英文 13 級分的人挑出 13 位加入面試。

我們可以看到台大國企的超篩方式。

  1. 學測國文、英文、數學A、社會之級分總和
  2. 學測數學A級分
  3. 學測國文級分

超額篩選依照上述順序進行,直到人數剛好滿員,或是所有超篩條件都篩選完成。

假設英文 13 級分的 100 人當中,「國、英、數A、社」總和為 43 級分的有 4 個人

這時那 4 位同學就順利晉級,剩下 9 個名額,再降一級比較

若「國、英、數A、社」總和為 42 級分有12 人,超過剩下的 9 個名額。

這時,那 12 位同學要進行下一輪超篩,依數學A的級分來篩選。

假如數學 15 級有 4 位,則那 4 位同學順利晉級

還剩 5 個名額,需再降一級數學A成績來比較

若數學 14 級分有 6 個,超過剩下的 5 個名額,這時就要進入最後一輪超篩。

以此類推,如果最後一輪超篩結果,還是超過預定名額

那麼剩下那 6 位同學,皆能進入二階面試

二階書審、面試

台大國企個人申請簡章

我們可以看到「審查資料」欄位中,寫了以下描述。

「項目:修課紀錄(A)、課程學習成果(B)、多元表現(F、G、J、L、N)、學習歷程自述(Q)、其他(R.本系個人資料表、S.有利審查之資料)」

這些英文代碼,都有一個表可以對照,叫做「審查項目對照表」

我們從 A 到 T 都可以對照,其中 N、O、P、Q 四項,是大部分學校都會查看的內容

我們可以先行準備自傳、讀書計畫這些內容。

那在多元表現的 F 到 M,申請學校如果有準備,也請大家務必準備妥當。

項次 審查資料 項目內容代碼對照
1 修課紀錄 A.修課紀錄
2 課程學習成果 B.書面報告
C.實作作品
D.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E.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
3 多元表現 F.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
G.社團活動經驗
H.擔任幹部經驗
I.服務學習經驗
J.競賽表現
K.非修課紀錄之成果作品
L.檢定證照
M.特殊優良表現證明
N.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4 學習歷程自述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
P.就讀動機
Q.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
5 其他 R.校系自行決定
S.校系自行決定
T.校系自行決定
(本項請詳閱校系分則)

審查資料:實習

有些學校會有些特殊的門檻,比如說台大獸醫系。

它要求同學需要有「實習證明」,要到動物醫院、畜牧場、養殖場、收容所等地,實習 40 小時。

由此可知,各位同學應該趕快去看目標校系的簡章,才能知道現在要準備什麼內容。

備審資料:學習心得

政治大學政治系,則要求同學需準備學習心得。

心得須證明同學對政治學是有興趣,包含各堂報告、發表刊物或文章、學術營隊

此外,還需寫出一篇小論文,約 800 至 1000 字。

備審資料:術科

再來,台大牙醫有術科考試,一般來說就是考雕刻。

因此,我們如果目標是牙醫系,現在就要趕快準備。

備審資料:團體面試

另外,交大電機工程學系要看「團體面試」。

什麼是團體面試呢?

團體面試就是參與二階面試的同學,都要一起出席面試會場。

原則上是不需要一對一面試,面試者只需要一起參加當天的活動流程。

只要在現場不要有太特殊的行為,基本上大家應該都沒有問題。

個人申請落點分析

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如何簡單進行個人申請的落點。

在這裡會提供 8 個步驟,讓同學一步步來分析。

雖然這些分析,幾乎都可以透過電腦,或是甄戰大數據落點完成。

我們現在要講解的內容,是那些分析方法的原理。

當你理解方法後,再去看那些報表就能有更清楚的認知。

落點分析 8 步驟
  • 各科學測級分
  • 30 種成績組合排名
  • 設定 10-12 所目標校系清單
  • 檢視是否通過檢定
  • 評估篩能通過篩選的機率
  • 判斷目標校系保守、理想、夢幻
  • 調整目標校系清單,重新配置 10-12 志願
  • 配置 6 志願

流程解釋

首先,你要準備各科學測成績,這我想大家都有。

再來,你把各科成績的 30 種成績組合羅列下來。

這裡建議大家可以有組合的排名、pr 值、百分比值。

大考中心有公布 30 種組合的人數表,你可以藉此得知自己位於哪段區間。

例如你國英數自加總為 50 級分,你就可以算出自己百分等級在哪裡。

接下來,你要設定 10 到 12 個目標校系。

設定完成後,我們把步驟一、二、三的資料,整理起來作為步驟四的素材。

我們去判斷各校系通過檢定的可能性。

理論上,這個結果是一翻兩瞪眼,只有「可以」跟「不行」兩種可能

通過檢定後,你要評估通過篩選的機率

評估完機率後,你就可以判斷自己 10 到 12 所校系中,他們分別屬於保守、理想、夢幻哪種類別。

簡單來講,如果你的分數評估完很有機會,該校系就是保守,大概五成把握就屬於理想。

如果只有 20% 機率,就屬於夢幻。

評估完後,你還是可以重新找 10 至 12 個志願,從步驟四重新進行一輪分析。

最後,所有的落點就是要配置出 6 個志願。

以上就是整個落點的流程。

倍率篩選評估方法

我們現在針對步驟五,進行更仔細的說明。

步驟五的評估方式,是採用跨名比較評估。

我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概念,你的學測級分跟去年相比,會有很大的落差。

以數學來說,動輒差個三、四級分。

在這種條件下,我們落點背後的思維,是採計以下方式。

假如你的目標科系,去年某個級分會通過,那麼我們可以把今年的級分,換算成去年的分數。

以此去判斷自己的級分,在去年的時空背景轉換下,是否能通過目標科系門檻

這種跨年比較的評估,是大部分落點系統使用的原理。

這種評估方式很像什麼?看著後照鏡開車。

雖然那些成績都是去年的事情,但是當我們沒有更多資訊時,也只能仰賴去年的數據。

因此,只有在所有前提、假設都跟去年一樣時,這樣的評估才有足夠的準確性。

倍率篩選實際做法

首先,將自己的學測成績,轉換成各科、個組合的「排名百分比」。

例如國英數A社有 50 級分,那它的排名百分比大約為多少。

如果你目標校系的「招生人數」、「篩選倍率」、「科目組合」不變。

此時,我們可以將目標校系去年一篩的結果,也轉換成排名百分比。

  • 若百分比「<」去年結果,則安全
  • 若百分比「=」去年結果,則理想
  • 若百分比「>」去年結果,則夢幻

例如去年該科目,英文需要看到 12 級分,相當於前段 30% 標準,才會通過一階篩選。

若我今年英文考了 11 級分,同樣也屬於前段 30% 標準,那該科系就屬於理想的志願。

但是若你的目標校系,「招生人數」、「科目組合」、「篩選倍率」改變了。

你就要修正原先的排名百分比。由於這種修正比較複雜,由於篇幅有限在此不細談

當你修正完後,你可以再去排序,自己目標科系是屬於安全、理想或夢幻哪類。

我們剛剛說了很多「跨年度比較」,我們現在拿實際案例說明

跨年度比較表
學校 109 錄取標準 108 錄取標準
中央機械(材料組)
  • 數自 3 倍(27 級:9.136%)
  • 英數自 5 倍(40 級:9.441%)
  • 英數自 3 倍(41 級:9.051%)
  • 國英數自 8 倍(52 級:12.683%)
交大材料
英自 3 倍(29 級:3.613%)
  • 英自 3 倍(29 級:3.539%)
  • 國英自 5 倍(42 級:4.852%)

例如中央大學機械系,它在108年的錄取包準是英數自 5 倍、數自 3 倍

到了隔年 109 年,雖然採計倍率有改變,但英數自 3 倍的 9%,可以雷同英自 3 倍的 9%。

再來看看交大材料的倍率。

108 它採計英自 3 倍,到 109 年又多採計國英自 5 倍。

不過對於英自 3 倍此標準來說,兩年的錄取級分與百分比,幾乎大同小異。

所以用這種跨年比較的概念,就可進行今年的預測推演。

所以白話文來說,「落點」就是同學們選出目標校系。

我們再透過人工或機器去判斷,該科系通過一階篩選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各位想對學校的排名有概念,以下提供基本的百分比率。

表格說明欄
學校 百分比
台大
小於 5% 同學適合
政大 法商
清大
5% ~ 10% 同學適合
交大 理工
成大
中央 理工
6% ~ 12% 同學適合
中興 農工
中正
10% ~ 18% 同學適合
中山 商
北大 法商
東吳 法商
25% ~ 40% 同學適合
輔大 外傳
淡江
銘傳 商
30% ~ 60% 同學適合
實踐設計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學校,可以參考上述表格去填選志願。

學習歷程輔導課程

學測成績放榜後,學習歷程成為二階成績採計項目的重要關鍵。

但因為學習歷程的範疇太大,學生通常無法完善的安排與規劃。

因此,甄戰提供四大專業服務,全方位輔導學習與升學問題。

課程分類 課程內容 上課模式
綜整心得指導 教導專業審查內容、關鍵與排版架構 一對一、小班輔導
NOPQ項目補寫 針對目標科系,找出個人特色賣點
面試技巧 從歷屆考古題,訓練表達邏輯與技巧
面試模擬 實際模擬口試,建立時事個人觀點

高中升學資訊站 Line 高中升學資訊站 FB

line@高中升學資訊站官方客服小編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高中升學資訊站 FB粉絲專頁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