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因為背景不足別人感到相當自卑,明明想轉資工卻只把目標放在國立資管;而就在準備的過程中,我發現也許自己沒有想像中這麼差,也許我只是不敢踏出第一步。
轉學考這考試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而已,更多的是面對困難的態度,只能說走出舒適圈挑戰自我的感覺真的很棒。
唸高職時因特殊原因直到統測前三、四個月才開始唸書,共同科目完全沒碰、數學放飛,當時的我覺得能錄取文藻已經是極限了。
想通後便決定嘗試無背景限制的轉學考,爬文覺得歐大亮老師最適合數學0基礎的我,沒啥考慮就選龍門了。
TKB 龍門金榜課程: 諮詢優惠
前期:建議和我一樣是純文組或底子不OK的同學重視預習這個步驟,數學是很容易滾雪球的科目。
歐大亮老師的原則是絕不會叫學生死背,任何公式他都會親自推導一次,上課以聽懂為主,當天不懂的觀念下課前一定要問懂。
一開始我會配合原文書 (Calculus: One and Several Variables) 一起讀,主要是想熟悉原文書的題目寫法和補充觀念,
以防同樣的題目有不同表示方式。
後期:我會在計算過程旁邊寫下詳細的解題想法幫助理解,我覺得超有用!尤其像函數展成級數這種一大堆解法的題型,
或是常常需要座標轉換的多重積分,把方法寫在對應的算式旁邊。另一個小習慣是註記容易忘記的細節,
我常忘記利用圖形對稱性積分、利用啞變數簡化計算、用什麼定理⋯,只要一忘記就寫在旁邊提醒自己要記得,然後就再也沒忘過了。
跟微積分比起來準備計概的方式比較隨興,剛好高職有讀過所以對計概不算陌生
基本上先跟著張逸老師的進度把筆記和原文書讀熟、刷題目;要有能力挑出來找張逸討論,只要有問他都會解釋得很詳盡。
重要單元會多看清交OCW(推推清大OS周志遠教授)和Overview,並把所有資訊統一整理在正課筆記裡。
程式語言的部分建議自己寫寫看,尤其像指標和物件導向聽課真的不好只懂;網路上的教學非常多,我自己覺得不買程設參考書也OK。
以上都差不多後就Google補充深度和廣度,我自己有四成以上都是靠Google;。由於網路上資訊量相當龐大,我習慣把不錯的文章和網站傳到只有自己的群組,以便日後查資料及複習
建議多用英文關鍵字搜尋,資訊相對豐富以外也能提升閱讀能力,還有畢竟很多中文資料是從原文翻譯來的,有時候看原文反而好懂。
後期刷考古題的習慣:出現生詞就丟Google,若題目要求對 or 錯的敘述(台聯多選題很多),我會把正確選項也讀一遍,畢竟計概是沒有範圍的科目嘛,多念多增加信心。
【歐大亮】老師:
感謝歐大亮老師,每次的關心都能push我往前衝、突破撞牆期,從害怕微積分變成喜歡微積分,很高興能在學習道路上遇到這麼棒的老師。
【張逸】老師:
感謝張逸老師,每每突如其來的語錄總能激發我的衝勁,後期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讓我信心加持不少。
✍️若您想要諮詢課程或優惠✍️
請填寫表格內必要訊息,顧問專員將在收到信息後儘速為您服務,謝謝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