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首先,TKB榜單成績出色,一樓歷屆學生成績可以好好說明。
許多學長姐都考取我理想中的研究所,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與動力。
而我購買的政治學課程相對其他補習班價格便宜,且實惠性價比高。
館長及服務人員對學生態度親切及優良,學生遇到問題也總能快速解決。
一開始參觀補習班時,負責人就詳細地為我介紹各科師資,
課程內容與不同的上課方式(如面授、視訊、補課系統等),
並根據我的背景與需求推薦適合的課程組合。
他們不會強迫推銷,而是站在學生角度協助規劃,這讓我感受到高度的尊重與信任感。
而櫃檯人員也總是有耐心地處理我的各種疑問與需求,
從教材發放到報名模考,每一步都井然有序。
而後來無論是課後提問、教材補發、或是學習進度安排,助教總是回應迅速且耐心。
即使我在晚上或是假日傳訊詢問問題,也都能在合理時間內獲得詳細解答。
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一個團隊在背後支持我。
TKB的教室乾淨整潔,座位舒適,空調與照明都很適中,讓我能夠專注學習。
此外,補課系統操作簡單、影像清晰、講義同步更新,
對於我這種偶爾需調整上課時間的人來說非常方便。
設備方面的完善,大大減少我在準備過程中的雜念與不便。
綜合上述, 我選擇TKB的理由不只是因為知名度或廣告,
而是來自實際接觸後的好感與信任。
從服務品質、學習資源、硬體設備到成果展現。
每一面都讓我感受到這是一間有系統、有溫度、並且真心希望學生考上的補習班。
對我來說,TKB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場域,
更是一個能讓我安心準備、全力以赴的重要夥伴。
各校政治所準備經驗時間|考試經驗分享
因為我考的學校及科目相當多,因此簡略的以各學校為分類,提供準備心得。
學習常出基本題、考古題及其他學校曾出現過類似的題目,
因此熟悉申論題相當重要,這五至十年題目一定要多熟悉,
假使無足夠時間每題練習,也可透過gpt掃描答案得知寫題方向。
另外中山大學政治所,題目較多有6題,作答過程中時間分配也很重要!
易拿分的名詞解釋及好發揮的基本題-如制度比較、棄台論可多把握
台師大的考試時間較短,政治學為一個半小時,英文更只有一小時。
因此時間分配非常重要,台師大政治學題目常為一題中,
- 第一小題問簡答
- 第二小題詳答申論
以時事案例或個人想法結合理論,展開前述簡答詳細申論,可為較好發揮,
台師大英文科閱讀篇章短,且難度偏易,
拿分關鍵主要在單字及文法,多為多益及指考單字,可視準備狀況多複習。
北大每年考試日程相對較晚,前面不幸沒考好的不要氣餒,還有機會!
北大第一大題多為名詞解釋,且每年皆有幾題固定重複,易拿分,
今年多出了西政思的內容,全英文判斷思想家,並展開哲學申論,頗具鑒別度。
後面兩題則多屬常見題型-半總統制、民主倒退、發展型國家,有讀有分!
今年政大政治學沒考名詞解釋,且只考兩題,非常出乎意料。
第一題經濟與政治的關聯,在某一年台大考古題有出現,
第二題福利國家與難民的問題,為當今歐美各政黨及政治人物相當重視的問題。
我自認為寫的不錯啦,寫的字數也很多,但成績不盡人意,
比較政治題目則相對靈活及多元,
威權繼承、配額、美德聯邦制、台日選舉制度比較。
第三題方向有點寫錯,第四題時間太趕最後極限寫完。
但成績出來卻比政治學高,有點意外。
重點來了,可以說要考研究所就是為了考台大。
政治學:今年政治學難度偏易,除了用個案研究的題目較特殊外,
政治極化、比較威權主義,最後一題甚至大送分-民主跟威權的比較皆很好拿分。
但台大改分是真的嚴,不過拿了55分也算不錯啦!
比較政治:台大的比政考的很活,政治學基礎一定要夠紮實,
今年是真難,幾乎都是第一次出現及看過的題目。
除了討論傳統政黨為何消亡外,
- 總統權力測量
- 防禦性民主
- 民主非民主不信任投票
都是很難下筆的題目。
我看到不信任投票比較時,心想原來非民主政體也有不信任投票嗎
最後寫了一個俄羅斯🇷🇺,後來看到最後成績39分,其實不太意外
西洋政治思想史:第三四題為前幾年都有出過的考古題
第一題難度也不大,唯一較難的是第二題
但我這科準備時間最短,我覺得教授的書本內容也比較抽象較難理解,
大部分皆只練習考古題,考個36分也算意料之中。
英文A:這是身為外文系的我最強科目,成績也蠻對的起外文系畢業的學位。
可以說我能順利考上台大政治研究所,英文科幫助極大!
這次較難的為單字題,後面題目難度較低,
熟度學測指考及考古題的話,能拿下很不錯的成績。
另外許多學系,有設英文門檻,
要以台大為目標的考生,這科需準備。
我沒有特別準備這科,連考兩天我第二天也有點沒力了
但透過考古題及考試過程,仍發現一些規律
政治學:較著重氣候相關(碳排放)、銳實力等觀念,與政治學研究所的方向略微不同
英文(B):我覺得今年單字難度頗高,
而英文b最大特點為閱讀難度較高,有考此科的可多加強,
中國大陸研究:這科我一看題目就知道完蛋了,完全沒準備到。
有要考國發所乙的,我認為可以去書局找中國大陸研究相關書籍更加熟悉。
準備過程
2024年6月中-2025年2月初-說實話,準備時間真的很短,
中間7月還有十二天去當補充兵,回來後平板還壞掉,筆記全部遺失。
讀書初期可謂多災多難,又因除補習班數位學堂外,對政治學課程幾乎為零基礎。
讀書進度及方式在初期皆處於混亂狀態,約至9月後才步入正軌。
我認為在準備考試過程中有幾個點非常重要,以下展開說明及分享。
時間規劃
本人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及累累病,因此在準備考試過程中,
決定以時間規劃自己的進度,如下:
一開始以每天念某本書幾頁、幾個小時,在讀書進度漸入佳境後,
將進度追蹤擴展為每週、每月。
- 10月讀完Andrew Heywood.盛盈先譯,2020,《政治學》二版
- 11月讀完《當代比較政治: 一種世界觀》
- 12月讀完《西洋政治思想史》
- 1月做台大考古題
時間規劃可為在準備考試中最重要之部分了,尤其是最後幾個月做題目時
寫每一份考卷、每題題目的時間都要嚴加控制及計算
這對正式開始非常有幫助
讀書方法與使用資源
讀書方法
一開始我在租屋處唸書,結果發現讀書效率非常低落,容易受電子設備及床分心及誘惑,
後來決定前往學校的自習室或咖啡廳讀書,讀書效率便飛速提升。
另外,有點可惜的是因我為畢業生,同時要跨考的原因,大部分時間皆為自己唸書,
在自習室讀書過程中觀察,有許多一同唸書之人,學習效率極佳,可一同討論題目及學習,
若讀書過程中有學伴或朋友一同努力的話,學習效率也會大幅上升,
假使只有自身一人,則讀書過程則會較辛苦及需更努力。
科技輔助
現在為ai及科技相當主宰的時代,
我在讀書過程中,也受ai輔助極大,
以下分享幾個對我來說很受用的app及網站:
先說檔案一定要備份!
這點非常重要,出特殊狀況才救的回來筆記
這個app非常好用,除做筆記外,
考古題下載及作答、時間規劃皆可在此完成
準備考試有此程式可謂事半功倍
這個app對我來說最好用的部分為討論考古題。
因政治所皆為申論題,且無提供解答,
因此我便用ChatGPT提供解答及解題方向,
舉例來說我會自己在goodnotes先寫一遍考古題,
然後讓ai先掃題目如何解答,最後在討論可否以自身寫法回答。
在此過程中,不斷學習及修正,我認為真實考試時,對自身幫助很大。
前面有提到的線上及課外教材課程,這兩個app都有很多影片,
我認為在上面學到的內容,可能比課本更多,
且最重要的不用付錢,非常推薦給喜歡影片學習法的。
讀書動力
準備研究所為一個「意志力戰爭」!
我認為在準備考試過程,有動力繼續前進很重要,
如我很喜歡的一部電視劇《當我飛奔向你》。
男女主角為了能考上同大學,以此為動力努力唸書,
在準備一場考試或任何事的過程,想想成功後的喜悅及結果,
能讓自身更有動力學習,且不會輕易便放棄,
舉例來說,我認為我在大學生涯中,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及實現,
因此準備研究所過程更加努力學習,希望能在更好的學校達成目標,
而這就成為我考取研究所的一大動力。
心路歷程
我於2024年6月於台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經濟學系雙主修畢業,
成績約95%(非常爛,大學混到不行,能拿到雙主修畢業已經是個奇蹟)
備考試途中很羨慕推甄即上研究所的人,
如果再來一次,一定好好在大學期間認真唸書!
從高中開始,其實就想往金融相關科系及領域發展,
但高中指考數學不幸考砸,進入應用外語學系。
然而大一成績也未盡起色,無法達到雙主修金融學系之門檻,最終選擇經濟學系雙主修。
大二大三成績依然一落千丈,且對經濟學系課程內容感到無趣及枯燥。
最後使我放棄往經濟領域發展原因為大四沈重的課業,
因欲準時畢業,而經濟學系課程一堆仍未修習完畢。
在大四上學期禮拜二及禮拜四晚上,甚至通勤前往台北校區夜間部修課。
疲憊的學習心態及枯燥的課程內容,讓我蒙深放棄雙主修經濟學系的念頭。
而大四上學期修習一門通識課國際政治經濟學,有趣的課程內容及老師的上課方式,
使我對平常即非常有關注的政治領域更加有興趣,
最終在與系上關係較好的教授及父母家人與朋友溝通討論完畢後,
於2023年12月於補習班報名數位學堂課程,
最終於2024年6月取得雙主修學位後,全心準備政治學研究所考試。
大碩政治所師資推薦:吳杰
吳杰老師上課風趣,講課風格清晰有條理。
老師擅長用生活化的例子講解抽象的政治理論。
如運用台灣現今熱門時事或過往發生事件,
讓我在理解概念時更加輕鬆,也能在答題時抓住重點。
特別是在釐清各大學派觀點及政策實例時,
老師總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帶出關鍵差異。
如比較法國、美國、英國、台灣政治、選舉制度、政治文化,
講解非常清晰,對我在準備考試時非常有幫助。
政治學原本對我而言是一門既抽象又難以掌握的科目,
但在吳老師條理分明的教學下,我逐漸建立起對這門學科的理解與興趣。
老師總是能夠以清晰的邏輯架構,將理論、學派、制度與實務串聯起來。
讓我不再只是死背知識點,而是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涵與運作脈絡。
我特別欣賞老師善於舉例說明的教學方式。
無論是從歷史事件、當代國際情勢,
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政策出發。
老師都能引導我們思考背後的制度設計與政治理念。
這不僅讓艱澀的內容變得更具體,
也訓練了我的分析與比較能力,對應試作答時更能抓到題目的核心。
此外,吳老師在課堂中對重點的強調與題型的掌握,也對我準備考試非常有幫助。
每當老師在黑板上標出「最常考」、「必會」、「容易混淆」等關鍵提示,
我都會特別記下來,作為複習時的指引。
這讓我在讀書時能夠更有效率地分配時間,也減少了對整本教材感到無從下手的焦慮感。
老師對學生的鼓勵也讓我在備考過程中更有信心與動力,真的很謝謝老師。
而老師的自編教材言簡意賅,幾本書中涵括了許多政治學教科書的精華及重點。
在考前為我更熟悉許多記憶點,並能在考試時充分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使我獲益良多。
最後謝謝老師讓我在艱難的備考旅程中,
學會思辨、建立信心,也更加堅定了我繼續努力的方向。
誠心感謝老師的教導與陪伴!
大碩政治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政治所
|
TKB師資
|
|
政治學
|
吳杰老師
|
|
比較政治
|
吳杰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