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大學同學很多都應屆考研究所,或是隔一年報考,
我知道的每位同學都是補TKB補習班,也在心得榜上看過同學的榜單,
所以當初選擇補習班時,我是沒有瞭解其他補習班的老師或價格,
直接選TKB然後最重要的是決定我的經濟學老師。
台大國企所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因為我需要利用上班工作完成後看雲端影片,
在公司不適合明目張膽打開實體書,
所以我都是拿A4白紙,邊上達昌老師的雲端課邊抄筆記。
後續複習我也都只看筆記+題目,很少用課本唸書。
每一個章節我大概可以抄至少3張正反A4的筆記,賽局比較少(個經6章總經6章),
推薦考生考生也可以用抄筆記方式複習,課本會比較多瑣碎的觀念,分散掉重點。
到題庫班時期,變成題目是我的課本,每週根據章節作題目也安排寫台大考古題,
老師建議考古題不可以留到12月才寫,
我大概十月底就開始練習,最遠寫到105年的經濟考古題。
我都是利用下班或假日在家裡看,因為翔蛇的課本很厚不適合攜帶哈哈,
翔蛇的教學已經二十幾年了,相信翔蛇就沒錯,統計的話考古題確實幫助不大,
今年清大科管就跳脫過去六七年,全考點估計和迴歸的題型。
簡單總結是要展現自己的記憶點,
教授連續面試一群學生,被忘記很難有高分,
因為我已經有工作經驗,所以完全沒提到大學時期的學習(也不太記得哈哈)。
有些沒有對錯的問題可以不要有常見的太平凡的回答,
例如:教授問未來產業趨勢應該不期待再聽到科技業。
台大國企的問題可能出現二選一的問句,
面試時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真的選一個,
兩個選項沒有標準答案,不同情況就會有不同作法。
或是面試時選了其一,教授會質問另一個選擇為什麼有成功的案例,
如果能夠解釋的合理,應該也算ok。
但感覺一開始就不跳入問句去選擇,
而是分別解釋在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選擇,
會得到教授的高分(個人猜測)。
各校面試經驗分享|清大科管所|政大科智所|台大國企所
圍繞在繳交的履歷表上以及自我介紹提問,面試總共七分鐘(流水線),
會先自我介紹無嚴格計時自我介紹長度。
聊天方式詢問我工作後為什麼回來考研,是否覺得很可惜,
都是聊天方式無專業問題,後來面試96.75分。
稍微嚴肅就是問你覺得科管所可以為你帶來什麼?
- gogolo為什麼市占率下降?
- 如果有一千萬你會怎麼投資股票(盡量不要說台積電)
- 你覺得一個國家語言的不同,對科技有沒有影響?
- 不要管過去狀況,現在從0開始,你覺得什麼產業最有發展性?
心路歷程
我和絕大多數考生應該很不同,
在備考期間我是全職的上班族,讀書時間非常零碎,
寫的題目量和全職考生比可能少很多,
這份心得提供給有相似情形的同學參考。
再回來念研究所的動機,最開始是在工作幾個月之後想找到一個突破口,
希望在職場上挑戰性、薪資和工作環境能提升到自己在大學時期的期待,
同時看到很多大學同學都在讀研究所,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管道提升自己。
在確定自己必須一邊工作一邊備考,我只能選擇雲端課程,
並選擇對雲端生來說更方便的統計學+經濟學,
準備時間我2023年暑假末就買課程,但覺得自己落後同期學生太多,
所以就放棄當年報考十月後也沒在看課程,等到五月再從頭上雲端課,
剛好經濟學也有新的錄影,所以每週一上架就趕快開始抄筆記。
大碩商研所師資推薦:王達昌
達昌老師的教學資源真的很豐富,
主要是老師的網站上能找到很多過去一兩年的教學以及題目講解的影片。
因為我是雲端學生,沒辦法面對面解題詢問,
最有感的是在練習臺大考古題時,
遇到難題寫錯,看詳解想不出解決思路時,
發現老師在一兩年前就做過講解的影片,對不易面授問問題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幫助。
另外達昌老師非常快速的回答學生在band社團私訊的問題,
在凌晨問問題也能很快速的收到老師的回覆,老師很努力在協助同學做思路釐清。
我原本2023就有報名雲端課程,那時候老師的課程還是for經濟系的,
一開始上覺得老師教的挺深而且思維很跳躍,
但去年新的雲端影片每週跟著進度抄筆記,就頓時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大碩國企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國企所
|
TKB師資
|
|
經濟學
|
王達昌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