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TKB值得推薦的部分,無論是老師、負責人,還是教材書籍,我都想給予肯定。
以「管理學」這門課來說,不僅讓我在筆試中奠定了基礎,更意外地幫我釐清了許多關於生涯方向的迷思。
在老師帶領的讀書會中,我也從一開始的被動學習者,慢慢變成主動推進進度的人,這樣的轉變對我來說是一種成長。
此外,在面試準備過程中,TKB提供的是一種「訓練與選擇並重」的方式,這點讓我特別感激。
他們不會一昧鼓吹學生走推甄,也不會強迫我們拚命製作被審資料,而是給予中肯的建議,尊重學生自己選擇的路。
這樣的自由與彈性,讓我在壓力中仍能保有自主性,也更容易做出符合自己情況的決定。
我也常聽說,TKB出來的學生普遍比較謙虛,也特別擅長面試,這或許與整體教學風格與訓練方式有關。
我認為,這樣的評價,正是對一個補習班最高的肯定。
政大企管所考試準備方法/時間安排
準備研究所不是一場比誰跑得快的競賽,而是一場比誰願意堅持的過程。 也許你會看到有些人從大三就開始補習、有些人一寫題目就很順,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相信自己,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 我的建議是:- 穩扎穩打,把基本功打好:不要急著刷太多題,觀念沒弄懂只會越寫越心浮氣躁。
- 寫考古題要寫到滾瓜爛熟:政大出題真的有脈絡,練熟舊題比亂猜新題更有效。
- 要有自己的筆記系統:整理錯題、觀念彙整,能幫你在後期複習時省下很多時間。
- 不要求完美,但要夠穩定:每週設定小目標,比一天念 10 小時卻撐不久還有效。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找一兩個能一起討論、彼此鼓勵的夥伴。
備考路上有同溫層真的很重要,哪怕只是每天互傳一句「今天加油」,都會讓人更有力氣堅持下去。
最後,不要忘記適時讓自己喘口氣。
散步、運動、吃好吃的、看看喜歡的影集,這些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你能走得更遠的能量補給。
心路歷程
回頭看這一年的準備過程,其實真的是一場與自己拉扯、對話又重塑信心的旅程。
一開始決定要考研究所的時候,其實內心是非常不安的。
身邊的同學有的已經進入職場、有的選擇出國,
當時的我其實也不太確定自己選擇的路是不是對的,只知道不想讓大學四年的努力就這樣結束。
準備考試的過程,常常感到孤單。
每天的生活幾乎就是上課、讀書、寫題目、上補習班,一天跟自己講話的時間遠比跟朋友多。
有幾次真的念不下去,尤其是遇到經濟學題目怎麼寫都錯的時候,會很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但也就是這些時刻,讓我更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也學會怎麼陪伴自己走過低潮。
印象最深的是模擬考後成績不如預期的那段時間,我其實很想放棄,覺得就算努力也不一定有結果。
但後來我告訴自己:「再撐一下,再給自己一點時間,不要讓後悔變成未來的遺憾。」
這樣一點一點地重新累積信心,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能做好的每一天。
最後收到錄取通知的那一刻,真的差點哭出來。
不是因為終於考上,而是因為我撐過了自己最懷疑自己的那段時光。
考上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我人生新階段的開始。
如果你現在也正走在這條路上、覺得迷惘又疲憊,我想跟你說:你比你想像中的還堅強。
給自己一點信任、一點溫柔,每一步都算數,總有一天你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大碩企研所師資推薦:趙敏
感謝老師考研這一段路的陪伴,我很慶幸選擇了趙敏管理學,老師教會我的不只是管理學,還有真正的「努力」應該要是什麼模樣。
我還深深記得老師的好幾句話,老師唸過:「你們做事要精準點!」
當下我覺得能講出這句話的老師超帥,老師平常就是做事精準,才有資格這樣唸我們,我也因為那句話常常督促自己要做事做得更完美!
回想起來,從讀書會、作業、上課的魔鬼循環中脫身後,緊接著是折磨人的衝刺期和放榜等待,
老師從來沒有消失,甚至關心我們的生活作息和心情!
我考試時一直惦記著老師的鼓勵—「只要盡力而為,夢想一定會實現」,這樣讓我的心態變得更加穩定!
最後,我很感謝老師的是「複試課程的生涯規劃」。
因為老師,我誠實得面對自己喜歡的事物,並結合企研的職涯發展,這也成為我考政大企研所的最大動力!
大碩企研所課程推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企管所
|
TKB師資
|
|
經濟學
|
王達昌老師
|
|
管理學
|
趙敏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