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最大幫助的地方是提供我雲端課程,我不必去實體的地方上課,
我原本的學校中央大學地理位置偏僻,在桃園的山上,要去市區的話交通不便,
雖然這邊有平鎮學堂,但因為大三必修課的關係希望能自己安排念書進度與時間,
而雲端課程只要有網路的地方就可以啟動,
基本上不會遇到系統故障的問題。而且雲端系統有日曆以便事先安排進度,
這樣到時候在上課時對進度以及時間掌握比較有概念,不滿意再隨時調整即可。
另外,專業科目的林隆老師榜單一直都很亮眼,也是我考量的理由之一。
學習方式與各校考試分享、準備重點
時間安排
我大二下就報名,從升大三的暑假開始看雲端課程,
但那時時間還早,就沒逼自己的進度。
大三上學期開始後認真追進度,但學期結束後的那個寒假幾乎沒進度,基本上是在複習前面看過的東西,
大三下學期一開始就很認真追進度到升大四的暑假,大概是七月中把所有課程結束(包含老師的雲端補充課)。
上雲端課程時我就認真聽過,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東西我都會按暫停抄下來,
再加上一些自己覺得重要但老師只用嘴巴講但沒寫下來的東西,
但看雲端課程期間我幾乎沒有很用心做題目,
就大概寫一兩題心安的,且我完整只看一遍,剩下靠自己後面的複習。那時升大四的暑假,林隆老師會出作業,
內容是前兩年的考古,寫完後可以交給老師改也可不用,
老師會在下周的固定時間開直播課教導作業內容以及補充相關資料,
我自己是看心情要不要給老師改,
但我一定會先複習雲端正課內容,再自己想、自己寫,
我覺得很有幫助,在寫完作業後我會再次複習雲端正課內容,
然後去寫精選考題,不是正課課本,是精選考題課本。
我遮住那題詳解,先自己想那一題要怎麼寫,想到寫完,
之後再看老師的想法(解答)是怎樣,如果想不到也沒關係,
就再回去看上課筆記把觀念補起來就好,
務必要自己先想過,並且一定要動筆寫,紙最好準備一疊在書櫃旁邊,
不要只用眼睛看解答,這樣幫助非常有限。
大四上學期的時候我只有五學分,上課除外的時間都拿來念書。
大概是十月中把所有精選考題寫完,但其實前面的東西也有點模糊了,
另外我有報題庫班,大概是十月下旬開始上課,剛好幫我再複習一次,
且老師也會補充正課沒教的內容,在大概十二月中旬的時候開始寫考古,
從105年開始到113年的台清成化工考古,
我不會計時,因為我是想考試當天絕對會感到時間不夠,寫考古主要目的在於釐清觀念。寫完後務必認真訂正,看自己還有甚麼觀念沒熟要加強。
不用在意寫出來的分數,但要確保觀念要吸收進去,
我自己分數忽高忽低,但基本上錯的題目都有訂正。
題庫班大概是在一月中旬上完,而考古題是一月底完成。
離考試還有一段時間,趁這段時間準備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保持平常心即可,
考試當天遇到完全看不懂的題目或是不熟悉的觀念,就直接跳過不要糾結,
畢竟有時候題目本身真的很有問題,尤其是清大單操,否則都盡量寫,盡可能拿下越多分數。
微積分很重要要熟練,工數每個章節我自己是全部都有唸。ODE、PDE、Laplace是必考章節,
其它像是Fourier、向量、矩陣、級數解等看出題老師心情會不會出到,
如果沒有想考台大那至少ODE可以考慮熟練看看,在輸送現象可能會用到。
- 單操
- 輸送
單操的部分則是一堆公式,
基本的大單操像是蒸餾塔、熱交換器、吸收塔、管件設計等一定要熟練,其它小單操自己斟酌,像是清大幾乎每年必考吸附,想考清大在考前務必把吸附搞懂,
成大清大會出現萃取、瀝濾、濕度、沉降等。
單操並不會太難,但很容易忘,建議常常翻開來背公式,或是考前再看。
輸送分成流力、熱傳、質傳,流力來說,
在不同環境(例如圓管、平板內)
以及不同流體(如牛頓流體、賓漢流體等)有不同表示式,
至於Navior-Stokes equation 我是覺得不用背,
大部分學校都會給,擔心的話考前再背就好。
熱傳的話要會推倒、會背熱對流、熱輻射、熱傳導的公式,
無因次群考出來算簡單,也要會背,但感覺近幾年變少考了。
而質傳也有equal-molar diffusion、A is stagnant等不同題型。
在看題目時要清楚題目是在問什麼樣的題型,
然後輸送現象整體要 注意題目的controll volume、shell-balance 、boundary conditions等,
很重要,考試很喜歡看推導過程,要多多用筆在紙上推導。
化熱範圍廣,也有很多題型,要熟悉各種系統以及計算公式,
觀念要精通再輔以練習應該就還好。
化動則是要學會反應機制、酵素等並加以推導,也要推導各反應器公式並且背下來,
基本上在非恆溫反應器上會花比較多時間,一樣要用筆在紙上練習。
我是在1月才寫考古題,一定要讀懂再去寫,寫完好好訂正,不然只是浪費時間,自信心也會被擊垮。
心路歷程
我自己原本的學校雖然是中字輩,聽起來已經很不錯了,但是還是想往更高的地方去學習,
再加上聽說研究所學歷可以在職場上較順遂,因此初衷是希望未來出路能好點而已,
不過因為在校成績爛,從來沒想過自己能上頂大,從大二升大三的暑假開始準備,
一路上受到許多人的幫助,自己也受益良多。
考試當天也感覺不會上,但還是盡力撐下去,會寫多少算多少,幸好結果出來比我想像中得好。
很感謝父母提供我經濟能力的支持,也感謝讓我問問題的同學,更謝謝老師的教學。
大碩化工所師資推薦
林隆老師|單操輸送|化動化熱
老師人很專業,雖然有時候很嚴格,但他把化工專業課程教的很好,
提到哪些題型該注意、在不同題型間做比較、以及哪些東西常考要會背、念等,
教材上無論是精選考題或是正課講義上清楚的重點整理以及題型比較等,
都讓我在考研之路上又更加輕鬆。以前自己在念原文書的時候很痛苦,
常常感覺自己花很久時間讀了卻還是不懂內容在講什麼,而且原文書很多本,又都非常厚,
如果想準備考研究所的話光是自己翻根本就是大海撈針、毫無頭緒。
但林隆老師總是可以把原文書講解得很簡單,還幫我們圈哪些東西要背,哪些東西不用背,哪些東西常考等等,
節省我很多時間,而且連帶上學校必修課的時候都覺得很簡單,感謝老師讓我考上研究所。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化工所
|
TKB師資
|
|
化動化熱
|
林隆老師
|
|
單操輸送
|
林隆老師
|
|
工程數學
|
張衡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