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報考研究所的動機源於職涯規劃和個人自我實現。未來想從事的工作領域需要更高的學歷和相關科系背景,因此我毅然決然地參加這次研究所考試。
在備考過程中,我主要將重心放在材料力學上,工程數學的後半段內容則有些遺忘,實在可惜。不過,無論是材料力學或工程數學,我都已將欲報考系所的歷屆考古題刷完,分別是8年和10年的題目。
自我評價,我算不上特別認真,但也不算不用心。從6月到12月,每天的讀書時間平均在5~7小時。考前一個月是關鍵期,幾乎是在燃燒生命,每天讀書時間拉長到9~11小時。我深知考試期間也要適度放鬆,但基本的讀書時數仍然不可少。我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
當時的我並非全職考生,而是過著半工半讀的生活。一開始壓力巨大,暑假時甚至差點撐不下去,讀書時間一度降至每天僅3小時。幸運的是,閱讀上榜經驗、未來職涯前景、目標研究所資訊,加上好朋友的鼓勵,讓我最終堅持了下來。
讀書狀態逐漸好轉,到了考前一個月,我的專注力令自己都感到驚訝,竟能連續一整天專心讀書。最終,我幸運地考取了3間理想的研究所。
考研的路注定孤單、辛苦且痛苦,但堅持到最後的人終將勝出。有一句話深深影響著我:「繼續就是力量」。唯有堅持、持續不懈,才有機會獲得理想的成果。
大碩榜單的成績相當出色,我認識不少朋友都是透過補習大碩成功上榜。其中一位來自中興大學機械工程系的超級好朋友,成功考取台大機械與清大動機研究所。他極力推薦大碩的力學老師,這也是我選擇大碩的主要原因。
在準備材料力學時,我的學習方法是先將老師講義的所有題目都做一遍。對於算錯的題目,我會標記三角形。大約在12月時,我會重新解答這些標記為三角形的題目,以及教科書中常見且重要的題目。
對於材料力學的公式,我盡量要能夠自行推導。要知道,如果材力公式沒有熟記,就像跑步失去了雙腿一樣,根本無法取得高分。
不僅要熟記公式,更要學會靈活運用。看到題目時,要能立即判斷應該使用哪些概念和公式。
工程數學的學習方法也類似。暑假期間先將正課內容聽完,回家後完成課本未解的題目。雖然不是所有題目都能解完,但至少要把考試的系所相關題目做完。之後再上題庫瘋狂刷題。
由於工程數學公式眾多,我將這些公式和概念整理成筆記,總共記錄了400多個。這門科目考驗的就是記憶能力。必須大量閱讀和運算題目,才能獲得不錯的成績。若想衝高分,題目練習量要極其龐大。
刷題時,我建議盡量混合不同章節,避免集中在同一章節。否則工程數學的公式會一直遺忘。我的體會是:工程數學就是不斷遺忘、不斷計算。只有持續不斷地算,那些知識才會真正成為你的。
「彎矩啊彎矩,水平線啊水平線」,這是偶像型實力派張皓老師獨特的上課風格。他總能利用自創的有趣口訣和生活實例,將深奧難懂的力學概念和公式淺白易懂。
老實說,在大學時期,我對材料力學並不是很感冒,甚至覺得它深奧又麻煩。但在上過張皓老師的課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觀。不僅不再懼怕材料力學,反而還漸漸喜歡上了這門學科。在備考期間,解材力題目竟然變得越來越有趣,這是我剛接觸這門學科時從未想過的事。
或許正是遇到了這位出色的老師,才激發了我對材料力學的熱情。我由衷地感謝張皓老師的教導。若不是他幽默風趣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技巧,我不可能對材料力學產生興趣,這次的研究所考試也絕對不可能順利上榜。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生物機電所
|
TKB師資
|
|
動力學
|
張皓老師
|
|
材料力學
|
張皓老師
|
|
動力學
|
祝裕老師
|
|
材料力學
|
祝裕老師
|
|
工程數學
|
張衡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