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確定目標校系後,需要完成一系列動作才能順利報考完成。
研究所簡章陸續公告後,約在時間農曆新年之後,大約 3 個月後就會考試,可以說是相當緊湊。
對多數大學生來說,應該都是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報名(研究所)考試吧。
雖說你們可能都經歷過會考、學測等大型考試,但由於多半是採團體報名,因此過往也不太需要考慮報名相關事項。
現今大多數學校皆以線上方式,取代以往紙本簡章、報名作業,對考生都極其方便。
只要在家動動滑鼠,就可以完成報名手續。
如果覺得簡章內容多而複雜,建議同學將重點學校印出來仔細閱讀,並確認各考科系報考資格、重要時程等細項。
基本上研究所共有以下 6 大步驟,我們將會在下方內文提供完整解析
各校研究所的簡章,每年約在 9 月到 11 月之間會陸續公布。
由於各間學校的公布時間不盡相同,因此考生需要持續留意目標系所的公告日期
當你拿到簡章後,無論你是大學在校生,或是已經畢業的職場上班族,在報名前第一件事就是確認自己是否符合「報名資格」。
「一般生」的報名資格,通常需要有「大學學歷」,而在職生則依組別與分組,惠要求考生需要具備特定年限的工作經驗。
千萬不要拿到簡章,就一股腦開始準備資料,而要先確認自己到底符不符合規定。
通常大多數學校都允許單一考生,可以報名該校多間碩士班的考試,不會有數量限制。
但考生應該在報名前就確定報名科系的考試日期、考試節次,避免考試衝堂的情況發生。
注意,有些系所就算具備相同的考試科目(例如統計學),但由於是不同系所因此還是需要考 2 次毆。
各校簡章公布後,大約會在 10 月至 12 月之間開始向考生收取報名費、書面資料。
同學確定目標校系後,需要完成一系列動作才能順利報考完成。
當確認自己要報考的科系後,同學需要去目標系所的網站,以網路報名的方式登記報名。
報名成功後,該校會審查你是否符合「報名資格」,如果「符合資格」則會給你這次考試的繳款帳號。
同學們請依簡章指示,在「繳費期限」內將報名費匯入學校帳戶(依學校給訂的銀行帳戶)
報名費用約為 1000 元至 1500 元不等。
通常是以 ATM 轉帳的方式,並在「完成繳款」之後才算是網路報名成功
貼心小提醒: 請不要依照來路不明的指示,到提款機進行匯款以防詐騙!
繳費後,則要依照學校規定繳交相關證明文件、例如成績單、在職證明書等等。
其他特殊證明文件還有如:
依照學校規定寄送方式(限時掛號),並將內容列印保存。
送出報名申請之後,同學可以在各校的查詢區,確認自己的報名狀況。
通常會藉由以下資料,以確認自己是否報名成功。
考試前不要忘了要自己去「列印准考證」,因為現在研究所普遍不會郵寄准考證給考生嘍。
研究所的成績放榜,會依據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考科的結果,以「梯次」模式放榜。
每個學校對於「梯次」的定義都不太一樣,需要考生親自認識放榜模式。
有的學校代表考生成功通過篩選,能進入下一個流程中繼續參加測試,例如:
有的學校根據不同的組別,分時間依序公布名單,例如:
有的學校則是會先公布優先錄取名單,接著再從剩下考生中補滿缺額,例如:
研究所通常會有一個「最低錄取標準」成績,只要滿足此成績的同學,都會被納入名單中。
接著,考生的成績會由成績高到低排序,根據預定收取的學生人數將前面幾位同學列為「正取」,剩下的同學則全部列為備取。
不論你是「正取」還是「備取」,都需要在指定期間內到目標學校的「報到系統」,勾選「是否願意入學就讀」的選項。
如果沒有完成這道手續,則該校會將未勾選者的考生,視為「放棄報到資格」,後續將不再寄送任何通知。
此外,如果你同時錄取兩個系所,則需要選擇其中一個系所報表,並且在另一個系所填寫「放棄聲明書」,才算是順利報到完成。
若你是「備取生」想知道何時可以備取上,則可以到「報到系統」查詢目前的備取狀態。
學校會先統計完「正取生」的報到狀態後,再依照備取生的成績高低,分階段通知備取生報到。
原則上是缺一個補一個,直到缺額補足或是備取生所以人都通知一輪後,就會結束報到程序。
2022 交叉查榜結果也相當突出,頂尖國立學校佔榜率達70%以上!
金榜師資的專業教學,耀眼榜單有目共睹,搶進國立頂尖研究所,就選大碩研究所!
基本上研究所共有以下 6 大步驟,我們將會在下方內文提供完整解析
報名費用約為 1000 元至 1500 元不等。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