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14年考取清大資工所 陳O元

研究所考試2025-07-282
123
考取學校 -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考取學校 - 國立台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丙組(資料科學與智慧網路組)
原學校 國立清華大學

選擇 TKB 的理由

由於我本身是一個在家容易分心、難以自律的人,因此選擇TKB數位學堂對我而言無疑是最合適的決定。

數位學堂提供了一個專業、安靜且充滿學習氛圍的環境,這是我在家中無法體會到的。

走進數位學堂,看見身旁的同學們都專注於課業、全力以赴地準備考試,

讓我也不自覺地想要更加努力,激發出自我要求與進步的動力,成為我備考期間的重要支撐。

此外,數位學堂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受時間限制,能夠依照自己的進度自由安排上課時間,

對於需要靈活安排學習時段的考生來說格外重要。

更棒的是,系統還提供倍速播放與重播的功能,

讓我可以針對較難理解的章節重複聽講、深入消化,也能加快進度複習熟悉的內容,大幅提升了整體的學習效率。

清大資工所考試準備方法

清大資工所考科讀書比重安排

我認為每個科目的CP值排序:

離散數學 ≥ 線性代數 > 資料結構 > 計算機組織 > 作業系統 > 演算法

這個排名很主觀,會因為每個人資質有小變動,但大致上不會差太多。

離散數學

每個章節間的關聯度低,每個章節都要學習一些基礎或進階的邏輯或是計數觀念,接著用這些觀念去解包羅萬象的題目。

每間學校考的重點很不一樣,像我就會先看目標學校近年的考古題,知道要準備什麼章節。

像是如果要考台大資工,重複組合、生成函數、遞迴關係、圖論是近年超熱門考點,

題目就要多多練習,往往差一題數學就會與錯失正取機會。

代數系統後的章節是比較冷門的章節,會先以有解出基礎題能力為主,超難題心有餘力再準備。

還有一章FSM也是近年熱門考題,至少要求自己看得懂專業名詞的意思,及解出基本題的能力。

線性代數

每個章節間的關聯度極高,

基本上是考驗計算以及重要證明

  • 矩陣運算
  • 解線性系統
  • 向量空間
  • 線性映射
  • 對角化
  • 內積空間
  • 內積算子

這些都是極重要的章節且互相連貫,是必須不斷堆疊淬鍊的科目。

有點像是沿路學習技能(判斷可逆、行列式、rank、線性轉換、對角化、Gram Schmidt、正交投影...),擴大你的技能包,

最後看到一個矩陣時,必須馬上想到從哪一個角度、用什麼技能解題,而近年特愛考SVD的計算,也需要特別準備。

至於證明題的準備,我平時就常常練習最後內化成直覺,例如:CS(A)及CS(AB)的rank大小比較、正定矩陣的特徵值>0...諸如此類。

資料結構
相對好準備的科目,我讀完後分割為:
四個部分

  • Recursion&Time Complexity/Array & Linked List/Stack & Queue
    這部分比較基礎的知識,該背得東西一樣不能少,基本題型都必須把握住。
  • Tree&BinaryTree/Advanced Tree
    基礎及冷門tree的插入刪除操作及空間時間複雜度都必須滾瓜爛熟,相關證明也要記得,不斷地複習是唯一解。
  • Search&Sort
    Binary Search 、初等排序、高等排序、線性排序的worst/average/best時間複雜度、特性、應用通通要很熟悉。
  • Graph
    與演算法的圖論高度重疊,建議參考演算法的內容,因為考試圖論的pseudo code大多是演算課本過來的。

計算機組織
補習班大神老師教得很神,有搭配網路流傳的W大筆記,但由於比筆記比較雜亂, 我有自己整理一份計組的筆記,內容為:
  • 看C code寫組合語言
  • IEEE浮點數的規範
  • 自己畫datapath、single cycle machine、pipeline架構及整個memory的架構…

這些基礎的東西我覺得是掌握這個科目的關鍵,也不必太死記硬背,照著邏輯下去推其實很簡單。

但考試常常會考一些超出範圍的知識,像今年台大也有考出x86的組合語言,

但其實只要有下苦功研究過課本內組語的架構,要拿到分數也是不難,其他的可能就要去摸熟考古題的題型。

作業系統

讀這科之前建議先上完計組,因為作業系統是建立在整個底層架構上面,這樣會比較好理解。

最重要的是理解各種名詞定義,以及要理解設計這個東西背後的邏輯,包含:

  • 各種OS系統
  • Process/Thread、Deadlock
  • Synchronization
  • Memory、Disk

考試會以名詞解釋為主,Synchronization章節裡各式 lock的程式碼、

Process的各種排班方法及Memory地址的計算這幾個主題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如果要考交大的同學建議可以從考古題再多研讀資安的一些考題。

演算法

準備時間花的最少,但考試難度最高的一科,

Divide & Conquer及Dynamic Programming的各種經典問題務必非常熟悉,

Graph的每個演算法及其使用的資料結構、time complexity、應用也都要有一定的熟練度,

最後就是NPC及Reduction的過程,這些如果考出來,都是必須把握的送分題。

這些全部掌握後,可以再多研讀考古題沒見過的演算法手寫題型,

自己思考及練習過後,考試時遇到課本外的題型才會比較有想法。

整體來說,今年出題中間偏易,只要能掌握好一類題型,就不太需要太擔心。

備考清大資工心路歷程

我本身是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畢業後也累積了一年的工作經驗。

然而,在職場中逐漸意識到一個現實:在科技業裡,是否具備碩士學歷對起薪與職涯發展有著明顯的差距。

再加上觀察到身邊同齡的同學、朋友們紛紛選擇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讓我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方向。

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與薪資待遇,我最終下定決心參加研究所入學考試。

我是四月初決定備考,起初我選擇白天上班、晚上利用下班時間準備考試。

但實際執行了兩、三個月後,發現自己難以全力以赴,這時候只上完數學及資料結構的正課。

經過深思熟慮後,我決定辭去工作,專心投入考試準備。

在辭職後的六個月中,我根據自己的需求與節奏,依照數學>軟體>硬體的順序上課及複習。

白天到TKB數位學堂上課、晚上在家寫課本後面習題與整理筆記,逐步打穩基礎、強化觀念。

到了最後一個月,加上題庫班的內容,所有的科目已讀過三遍,基本概念與題型已經熟記於心,

這時我便把重心轉向較難的題型研究與考古題的練習,進行全面的總複習與調整心態。

回首這段歷程,雖然中間經歷過許多磨難與煎熬,但能夠順利上榜台大及清大,

真的非常感謝自己當初的勇敢與堅持,也感謝這段時間所有給予我支持與幫助的人。

這次經驗讓我更加確信,只要肯踏出第一步並全力以赴,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碩資工所師資推薦:林緯

真的非常感謝林緯老師這段期間的用心教學!老師不僅講解清楚,還經常穿插幽默風趣的例子,

讓原本覺得枯燥難懂的數學課變得生動有趣,也因此讓我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了極大的信心,

可以說是這次最有把握、準備得最扎實的科目之一!

在正課的部分,無論是線性代數還是離散數學,老師都能鉅細靡遺地講解每一章節的重點內容,

包含:各章節在歷年考試中的出題頻率與重要性、證明題的邏輯與思路、計算題的細節與解題技巧,

甚至還會強調各章節之間的連貫性與整體結構,讓學生不只是死記公式,而是能真正理解背後的數學邏輯。

我相信即使是對這兩門科目毫無基礎的同學,只要跟著老師的節奏,

也一定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觀念,並建立起清晰、完整的知識架構。

此外,老師的題庫班更是我備考期間的一大助力。

在考前這兩個月密集的課程安排中,

題庫班提供了涵蓋近年各研究所最新考題的教材與精闢解析,幫助我快速提升實戰能力。

題庫班內容將正課的知識進一步統整、去蕪存菁,聚焦於近三年反覆出現的高頻基礎題型,

同時也整理了每個章節的重要觀念與常用公式,濃縮在一本題庫講義中,

省下大量做筆記的時間,也讓我能將時間花在其他較弱的科目複習上。

到了考試當天,只要帶著這本題庫書,就能自信迎戰各類題型,甚至每次考完都能笑著走出考場。

再次感謝林緯老師的用心指導與陪伴,讓我能憑藉數學這門科目順利跨越正取線!!

大碩-清大資工所課程推薦

課名 師資 試聽
通訊所
TKB師資
資料結構(數位)
洪易
線性代數
林緯
離散數學
林緯
林立宇
演算法
計組與計結
張凡
作業系統
洪逸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推薦閱讀


升學顧問線上諮詢 解答你所有升學問題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

TKBGO
TKB生日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