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TKB的課程安排非常完善,老師們教學認真,基本上所教授的內容都涵蓋了研究所考試的範圍。
只要跟著老師的解題步調學習,就能在考場上有更穩定、出色的發揮。
在暑假期間,老師們還特別安排了直播課程,帶領我們進行暑期衝刺,
並清楚分析近兩年各校的研究所考題,對於希望考取頂大(如台大、清大)的學生特別有幫助。
大碩的講義內容也非常精煉,將所有重要觀念濃縮在薄薄的教材中,讓學生即使不看原文書,也能輕鬆理解並掌握研究所考試重點。
此外,講義中收錄了各年份的經典考題,練習量充足,只要按部就班練習,就不必擔心學不會或跟不上。
台大化工所準備方法
學習方式與各科準備重點
老實說我並沒有花太多心力在這個科目上所有就只準備了幾個重點單元,
以下懶人包,大概是ODE,PDE,Fourier(除轉換),Laplace正逆轉,向量,矩陣,
台大工數其實改挺鬆的所以有寫出個合理的東西都會拿到想當多的分數,
今年有考極數解但我沒準備就有點可惜,但我覺得準備以上所述應該就很夠考了。
- 單操
- 輸送
單操能給的建議就是多背多看,不太需要很強的理解就學的會的科目,雖然說有些單操很久沒考過了,
但還是盡量可以的話全都複習過一次較好,雖然台大這次考了個全輸送來搞人....,
再來是特別建議,如果要考清大的人或許可以將進幾年的選擇題背熟,滿有機會會出現一樣或類似的題目的。
所有科目裡面,我覺得輸送是最為困難的一個科目,這科真的只能多推導幫助自己熟悉整個作答流程,
不過慶幸的是,還好整個科目都圍繞在shell balance,所以如果有搞懂得話再將好拿的無因次群背好應該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
相信大部分的人在準備化動化熱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相較於輸送啦)
- 化動
- 化熱
而化動只要不是考成大的話應該是不會太難拿分才對,
如果有要考成大的話可能在觸媒和非恆溫反應器的地方可能要特別注意(雖然今年三校在這地方一題都沒有出就是。)
化熱最難的部分我覺得是在partial property的地方,讀好這裡的最佳解就只有一直背了,
本人英文多益才600初,所以沒什麼話好說的哈哈哈,
基本上全靠運氣和平常的英文能力,然後成大作文白卷,因為根本不會寫。
考古題練習
在複習時建議第一次複習的時候將講義的題目全部刷完,第二次複習就只看大方向的題目即可,
主要是用來將之前忘記的觀念再拉回來而已,而後12中旬~1月約刷了2個月的考古題(三間各10年)
並每天複習各科重點觀念,二月的部分因為很該死的卡到過年所以那段時間就不怎麼看書了,
補充一點,我是從暑假逼自己開始每天大概讀6~8小時左右。
大碩化工所師資推薦
林隆老師|單元操作與輸送現象、化動化熱
首先想感謝林隆老師。
林老師可以說是將大學部四年所有重要的化工知識,完整且有系統地傳授給我們。
即使大學時期基礎不夠扎實,也能透過林老師的課程逐步補強。
不論是單元操作、輸送現象、化工熱力學還是化學反應工程,林老師都有最完善的教學內容,並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授給學生。
上課時,老師也時常鼓勵我們不要輕言放棄,這份激勵成為我堅持考研究所的重要動力之一。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林隆老師是全台最強的化工補教老師。
張衡老師|工程數學
再來是張衡老師。
我認為張老師與其他老師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對每一個觀念都講解得非常仔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錯的小細節。
課堂上帶著大量的練習題,不僅能即時鞏固所學,也不會因為進度過快而聽不懂。
同時,老師會清楚圈出各單元的重點,指引我們如何以最高的「投資報酬率」準備考試,讓備考過程變得更有效率、更有方向感。
最後,衷心再次感謝這兩位老師在我準備研究所期間的陪伴與指導,讓我能用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順利考上台大。
如果未來有同學想要準備化工所考試,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TKB補習班作為首選。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化工所
|
TKB師資
|
|
化動化熱
|
林隆老師
|
|
單操輸送
|
林隆老師
|
|
工程數學
|
周易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