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不喜歡上實體課所以選擇TKB,線上課比起實體課更能有效率的學習,
只要帶一台電腦,哪裡都可以上課,且倍速也可以隨自己喜好調整,覺得沒聽懂的部分也能重複觀看。
也不用擔心有問題找不到人,只要聯絡校園負責人基本上都可以及時處理。
學習方式與各校考試分享、準備重點
這是很多人都會放掉的科目,但我覺得千萬不能放,其實台大的工數考題變化不大
但也沒有特別簡單,還是需要上課+練考古去抓考向),
而且今年台科輸送考超簡單,沒讀工數真的很吃虧~
不同於身邊的同學,我是上雲端張衡老師的工數課程,老師上課很仔細,
尤其是傅立葉的部分老師會有口訣上一次就很有記憶點,還可以加老師的線上社群問問題,
是匿名的而且裡面的學長姐都超級熱心(我問了不少),如果有跟我ㄧ樣討厭上實體課的同學,
我覺得真的可以放心的上張衡老師的課程,雖然時長比較長,但好好安排進度一定也看得完!
- 單操
- 輸送
除了基本熱交換器、蒸餾一定要會,近幾年乾度、沉降、吸收也考得蠻多的,
我自己沒有放掉任何一個單操,如果台清成都想考的同學我也不建議放,因為每間學校愛考的都不一樣。
我有特別去學Kremser equation,因為成大有考兩年,但今年一樣沒考到。
Extraction/leaching就是熟悉做圖法跟公式,尤其是最小板時和無限板時的特殊做圖法一定要會!
清大近幾年必考熱交換器、蒸餾、吸附,但吸附老師只有放在題庫班內容。
單操的部分除了基本正課筆記,我讀到後面還會邊複習邊做公式的筆記,
因為單操的公式太多,大概一個月就又忘記了,真的要常常回去熟悉。
輸送的部分大概就是基本原理學好,自然會有一個解題SOP,考試的時候因為越考越難,題目變化會很大,
但就把基本的SOP、邊界條件寫出來,其實就差不多了~
平常也要一直不斷去練習基本的推導,不要覺得麻煩就不寫,寫到最後會有肌肉記憶。
熱力學分兩冊,第一冊真的很簡單一定要好好把握,第二冊剛開始唸會有點吃力,
但到後面熟悉了也覺得不會太困難,基本上就是熟悉觀念+練習題目,然後注意各個公式的使用時機不要亂用(老師也會強調),
在準備熱力學上是我覺得最不辛苦的,寫考古也是成績最穩定的,但考出來成績都出乎自己意料的低哈哈哈,所以大家可以斟酌參考就好~
清大的部分要記得熟悉物化相圖的部分,每年都會考。
反應工程除了成大以外,基本上好好跟著老師學不會有太大問題,
成大的部分要特別注意孔洞觸媒的質傳(我們這屆是在雲端解題課教),
還有非恆溫反應器的部分,其他部分真的就能寫多少算多少,適時放棄難題,因為真的考太難。
有些同學會去看原文書補足這部分,但我自己覺得看原文書效率比較低就沒有看,可以再自己斟酌。
我有上蝦皮買台大英文的詳解並寫五年英文考古,除此之外沒有做任何練習~
心路歷程
備考準備時間
我的讀書時間是
- 早上8:00~8:30之間出現在自習室,
- 前期會讀到晚上10:00~10:30左右,
- 後期會讀到大概晚上11:00左右。
有課的話會出去上課再回來看書,沒課的話就待整天,晚上絕對不超過1:00躺床,規律的作息真的很重要!
白天學校上課,晚上有空就會去圖書館看正課錄影帶,我這個時候是先從輸送現象開始看,
但如果重來一遍我應該會輸送+化熱同時進行慢慢看,因為我暑假的時候發現輸送全忘光,
這個時期最重要就是培養每天唸書的習慣,然後同時看工數,進度可以慢,但一定要扎實,
確定都理解了再繼續看下一章,不要盲目追趕進度,因為一定看得完。
每天早上8:30 k書中心報到,看書看到10:30左右,白天看正課錄影帶,晚上我會隨意挑幾題正課講義的習題寫,
檢視自己白天的內容有沒有聽懂,確定理解了再繼續進度。
到七月下旬老師直播課開始,開始每週寫兩份作業+晚上聽老師解題,
這個時候我不管會不會寫都會傳給老師改,我認為這個練習蠻重要的!
可以順便抓一點之前看過的進度的記憶回來,寫作業的時候一定會覺得超級挫折,但是很正常!
大約暑假結束把化動化熱+輸送全部看完,工數進度很慢只看完上冊(但建議還是把工數上+下冊全部看完)
開始看工數下冊跟單操,並同時進行第二次複習,我會先回去讀自己寫的筆記,
看到看不懂的地方回去看正課影片,再去寫正課課本題目&雲端解題課題目,
(一定要先自己寫一遍,思考過後不會寫再去看影片),老師直播課作業也還是有繼續寫~
開始刷林隆的精選考題,這個時候我覺得是最挫折的時候,在寫題目前通常都會覺得自己已經對觀念很熟悉,
但寫出來往往不如預期:))好不容易把A記起來但B卻忘記了,但重要的就是把心態建立起來,
因為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子,還有錯誤之後自己有沒有好好把他學起來。
題庫班這個時候開始看,但只看新內容的部分(單操輸送題庫班講義前兩本)
12月底1月初開始寫考古題,寫了五年的台大清大成大考古題,其他學校沒寫,台大工數寫了8年,
再搭配挑一些單操+不熟的章節輪流重新複習。
複習的方式是看題庫班影片,先把老師題庫班要講解的題目自己練習一次,寫錯再去看老師怎麼解說當作複習,
老師會在題庫班偷塞一點點正課沒有講到的題型,有遇到我就會特別聽,
因為這個時候觀念已經蠻完整的,所以影片會看得非常快,不會花到太多時間~
大碩化工所師資推薦
林隆老師|單操輸送|化動化熱
我最想感謝的老師是歐大亮老師。
拿我舉例:大二時,學校的工程數學老師講的很玄,大部分都是用背的,對於準備研究所這種大範圍考試沒有一點幫助。
而歐老師的教學方式讓工程數學變得淺顯易懂,老師不會要求學生背一堆有的沒的公式,而是解釋清楚來龍去脈。
上課也不太需要抄筆記,很多內容都在講義裡。
另外老師還會額外拍影片講解我們難懂的題目以及觀念,讓我們隨時都可以複習工數。
最讓我驚嘆的是老師所建立的群組,裡面有歷年學長姐所留下的問題,讓我通勤也能複習工數。
張衡老師|工程數學
張衡老師教學細心,也發明很多口訣在應考的時候真的很有幫助,該考的題目老師完全不會少教,
課後有問題可以私訊老師臉書,老師回覆很詳細,也可以加入line社群問問題,裡面學長姊都很熱心,
超級推薦張衡老師。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化工所
|
TKB師資
|
|
化動化熱
|
林隆老師
|
|
單操輸送
|
林隆老師
|
|
工程數學
|
張衡老師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