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 TKB 的理由
初次接觸時,專員積極為我安排試聽課程。加上大碩擁有豐富的師資陣容,讓我順利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習風格的各科老師。
由於我另有打工,在報名題庫班時,專員也貼心地協助安排座位。之後若遇到任何課程相關問題,負責人總是能迅速處理,讓我感受到極為周到的服務。
統計所準備方法
我主要報考兩個目標: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健統所)及農藝系生物統計組。以下分享我的準備心得:
台大健統所:
- 基礎數學:相較一般統計研究所較為簡單,歷年考古題極具參考價值。每年必考的轉移矩陣題目需特別把握。雖然出題教授表示今年題目較簡單,但我認為近年考試難度變化不大,建議學弟妹多練習考古題。
- 基礎統計學:題型較為多變,特別是迴歸分析部分需熟記重點。
農藝所生統組:
- 統計學:今年題型與往年差異較大,顯示 112 年後出題方向可能有所改變。雖然整體難度不高,但假說檢定和迴歸分析部分需加強準備。
- 統計理論與試驗設計學:我選考統計理論,認為這是能與其他考生拉開差距的科目。難度與一般統研所相當,掌握基本數理統計學概念就能取得不錯成績。
- 英文考試:不論是台大英文(A)或(B),我都僅以考古題練習,並未投入過多心力。由於單字題分數差異不大,建議著重在克漏字及閱讀測驗的準備。
口試準備
我遇到的問題多偏重個人經歷而非專業知識。如果有專題研究或相關經驗,建議熟悉每個細節以備詢問。
農藝所生統組:
- 自我介紹三分鐘
- 給你一筆植物基因的數據要如何分析哪些基因調控開花期?
- MLE是什麼?
- 概似函數又是什麼?
台大健統所:
- 自我介紹一分鐘
- 之前有分析數據的經驗嗎?在中研院實習做了什麼?
- 看過所上老師在做什麼嗎?(對那些有興趣)
- 修了很多數學方面的課?是數學系開的嗎?
心路歷程
我在大學主修生物相關科系,但隨著時間推移,發現自己對生物的熱忱逐漸轉向數學領域。特別是修習系上的生物統計學後,更加堅定了這個發展方向。經過深思熟慮,我毅然決定重返校園,專心準備研究所考試。
真正開始準備是從暑假起,總計約 7 個月。除了數理統計學外,其他三科我都採用雲端課程學習。一開始很擔心自制力不足,無法如期完成課程進度。待課程結束開始複習時,更是遭遇重重挫折,許多內容都彷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考研這段歷程就像一趟未知的旅程,難關接踵而來。無數個夜晚,我都在擔憂這幾個月的努力是否會付諸東流,也常因懷疑自己的決定而輾轉難眠。然而,經歷這一切後,我慶幸當初選擇堅持下去的自己。
大碩統計研究所師資推薦:李昱
數理統計學-李昱老師
身為生物科系背景的學生,我之前從未接觸過數理統計學。然而,李昱老師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特別適合像我這樣的領域轉換者。老師常運用生活中的直覺例子,幫助我們理解定理背後的深層意義。
作為跨科系的考生,每當我遇到困惑,老師總能提供具體建議,例如指導我如何安排單元學習順序,以及針對不同系所的考試重點給予指引。在正課和題庫班結束後,老師和助教們仍持續解答我在練習考古題時遇到的問題。
雖然我是獨自備考的跨考生,但有了老師和助教的鼎力相助,讓我不再感到孤單,備考路上始終有人相伴。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