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碩提供了很完整的預約系統,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由上課。
我對於數位系統並沒有特別喜歡,可能是因為學習方式或興趣尚未與之相符。
不過,我仍然在課堂上努力學習,並希望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可能在實體課堂的環境中,我能夠更好地應對這門課程的挑戰。
在數位學堂上課時,我有一種大家一起上課並互相努力的感覺。
然而,我個人更喜歡實體的課程,因為在實體課堂中我能感受到更多的督促和學習氛圍。
所以,大部分的課程我都選擇到臺北大碩實體教室上課。
我個人比較喜歡到現場上課,這樣可以在上課當天將所有的內容弄懂。
我習慣主動問問題,也會與老師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此外,現場上課還可以認識許多同學,特別是在補習班,我與戰友們相互討論問題,這讓我的學習更多元化,也相互鼓勵與督促。
在煎熬時期找到支持與理解。
在台聯工數 c 這門課,每年難度極高,以電學生為目標。我選擇跟隨歐老師的進度,春季班時將課本和大作業寫完,並專注於理解概念。
暑期班則是進行二刷,跟隨小考進度寫完所有小考考卷,並參加題庫班。
認真寫每一本的題目,這過程需要戰友的支持與共同努力。
對於台聯大電子學這門課,我是劉承老師的學生,雖然相對較簡單,但正課內容非常重要。
建議春季班先抄筆記與簡單內容,第二次暑期班則仔細聽清楚細節。
在暑期班中段,劉威老師的解題班也是很值得參加的,可以學到多種解題想法。
進入題庫班後,保持手感,繼續練習題目,只要真正弄懂,台聯大的成績絕對在 H0 以上。
在台大固態組口試中,我完全依賴劉承老師的上課筆記內容應付。
考題主要集中在 PN Junction 的空乏區特性。
我是師大物理系的學生,大二時思考了未來的出路。
許多人若不想當老師,通常會轉向製程工程師,即使碩士也可能轉到固態組。
但我不想走這條台積電的傳統路線,不想每天穿著無塵衣。因此,我選擇了跨考ICS組。
跨考的同學必須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我從大二開始在學校修了 20 學分以上的電機系課程,且在課業上也能兼顧。
這讓我在台聯大的書審中有不錯的成績,讓我得以進入心目中第一志願並找到心儀的指導教授。
我想分享的是,不僅是推甄生需要顧好校內成績,連考試生也要努力。
台大近年來的電子所固態組改為書審和面試的方式,因此若能在學業上表現優秀並有相關專題經驗。
面試時只需做好自我介紹,也能成功上榜。
歐老師對我就像一位爸爸一樣,總是督促我們努力。每次上完他的課,我都充滿鬥志。
他的教學方法很有效,讓學生能百分之百理解後再強調抄寫重點筆記。
以台聯大工數 C 為例,要在 100 分鐘內寫完20題多選題,若不背誦,可能會慢慢推導而難以考好。
歐老師在線性代數方面非常強大,不僅鼓勵我們捨棄背誦,更著重圖形理解。
他在暑期舉辦的全國小考,幫助我了解自己在全國的定位,促使我更加努力。
而且,他提供強大的數位助教系統,解答我們的疑惑。
在考取研究所前後,他也幫助我聯絡該系所的學長姐,給了我很多寶貴的讀書方法,和尋找教授方面的優勢。
劉承老師的教學風格簡潔明瞭,讓學生即使沒有基礎也能完全理解。
他不使用華麗的解題花招,只用觀念就能解決台聯大及其他學校的電子學考題(甚至口試)。
最近幾年台聯大的考題越來越偏向考察觀念,而劉承老師恰好擅長清楚解釋各種觀念。
他在業界擔任主管,所以對於應用上的問題和未來職涯的選擇,也能給予學生幫助和建議。
劉威老師負責解題班的教學。由於劉承老師的課程著重觀念,劉威老師在解題班則提供更多解題思維。
解題班的課程相對較難,適合將劉承老師課程充分理解後再進階練習。
劉威老師對於清大、交大、台大的教授有所了解,因此在找尋教授方面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幫助。
李長綱老師上課風格嚴謹而紮實,他利用題型的分類幫助我們節省時間。
只要跟著老師穩紮穩打地練習題目,肯定能考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填表詢問課程試聽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填表將根據需求,提供相關免費學習資源與課程優惠,專員將在收到訊息後盡速為您服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