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看到大碩這幾年來商科研究所的榜單表現非常亮眼,因此在簡單比較之後,我選擇了大碩。而選擇雲端課程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新竹的商科資源相對較少,我想選的老師沒有在新竹開課;
第二,我想減少交通時間,專注於學習。我從春季班到題庫班都選擇了雲端課程,一開始擔心資源可能會不如面授班,但實際上老師都會照顧到雲端課程的學生。
唯一的小問題是題庫班影片的上傳時間,有時候會晚些,導致課程累積較多需要集中觀看。但整體來說,我覺得雲端課程非常適合我。
它允許我調整影片播放速度,對於不熟悉的部分可以多看幾次,這點對我的學習幫助非常大。
上經濟課時,我一定會抄筆記,因為我認為老師的板書都是考試重點,複習時結合課堂筆記和魔法書一起看,會輕鬆許多。我自己比較土法煉鋼,就是不斷地反覆看影片。
因為是雲端課程,我都會把影片調到1.5或2倍速來看,然後重複觀看好幾次,這樣學到後來近視度數增加了不少,眼睛也變得非常乾澀。
一開始讀經濟學的時候,有些地方可能會卡住,像我就是在讀到凱因斯的部分時遇到了瓶頸。但這時候不要太糾結,先繼續往後讀,之後回頭再看幾次,思路就會變得更加清晰,因為總體經濟前後是有連貫性的。我發現越讀越有成就感。
經濟學最讓我頭疼的部分就是內容量實在太大了,每次前面剛弄懂,讀到後面又忘了。因此,除了反覆複習之外,我還會嘗試用圖形來幫助記憶,平常讀書時也會不斷練習畫圖。
我認為掌握概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花在讀魔法書和筆記的時間遠比做題目的時間多。
到了題庫班階段,我才開始寫大量的題目,並且發現許多題型其實大同小異,這些題目就是考試中的基本題,也是每個章節中最重要的概念。
在這些基本題熟練之後,再去挑戰一些難題即可。考試時只要穩穩掌握基本題,就很有機會取得好成績。
每次的小考我都會參加,並且認真訂正錯題,這樣才能把重要的觀念和常見的陷阱弄清楚。當看到自己排名逐漸提升時,也會因此更有動力繼續努力。
相較於經濟學,統計學是我的弱項,尤其是在學習機率論時,碰到了不小的障礙。但撐過機率論之後,情況真的改善了很多。
上課時,我會習慣抄筆記,因為我怕複習時忘記老師講過的內容,導致進度卡住。雲端課程可以隨時暫停,因此不用擔心抄筆記會漏聽老師的講解。
我覺得老師講得很細緻,尤其是他使用直覺式教學和一些洗腦口訣,讓學習變得輕鬆不少。
我在準備過程中並沒有參加老師的小考(這是一個不好的示範,因為我一直覺得自己還沒讀完)。我一直專注於做提綱和700題的練習,提綱的題目都是最基本的,必須要非常熟悉,尤其是老師強調的重要題目,不論是機率論還是統計學的題目,都一定要練到爛。
我大概在10月底才開始做700題,主要集中在0星和1星的題目,機率論有些部分沒有做完,但統計學的題目我最少做了3次以上。
畢竟統計學是企研所的考試重點,掌握好這些題目基本上就不會在考場上太差。
除了做題目之外,還需要不斷重複看提綱,所有重點都在提綱裡。老師說的「看9-13遍」真的不是開玩笑,一開始可能會卡住,一直忘記內容,
但只要照老師說的,先理解六成就可以繼續前進,隨著反覆閱讀,每次都能更加熟悉,原本不懂的地方也常常會在這期間豁然開朗。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提綱了。
準備研究所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一個人關在家裡讀書。看到身邊的朋友們都在玩樂,心裡常常感到不平衡,也很擔心自己的努力會不會白費,整天陷入自我懷疑,真的是非常痛苦。
也因此,我認為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堅持下去的理由非常重要。對我來說,除了考慮未來找工作的需求之外,還有一個單純的原因,就是我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隨著考試日期越來越近,我變得越來越緊張。當時我對自己說,不要想太多未來的事情,專注於現在能做的事,把該準備的做好。
如果真的落榜了,至少可以認清自己可能不適合讀書。就這樣,我撐到了最後。
老師的教學淺顯易懂,畫圖的呈現也非常清楚,讓我能夠輕鬆理解。老師上課的板書都是精華,我在後來複習時幾乎只看上課抄的筆記就足夠了。
課堂上多數以直覺或實例來代替複雜的數學概念。雖然我在大學時有修過經濟學,但因為上課不認真,基本上經濟基礎等同於零,加上也沒修過微積分,但老師的課我完全不覺得吃力。老師偶爾分享的一些時事,也幫助我更好地融會貫通。
此外,對我幫助最大的是老師上傳的YouTube影片,這些影片通常針對比較困難的部分。我經常在學習卡住時回去重看,多看幾次加深印象後,發現在考場上真的很有幫助。
課程試聽
課程試聽
課程試聽
課程試聽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